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安家》,其中的那一段老严两口子给儿子买房的情节,更是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二十年多年前,老严两口子从老家农村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每天起早摸黑靠着一个个的小包子,挣到了320万。
他们的儿子,才刚毕业工作没多久,还没什么存款,可却想着拿两口子大半生辛苦赚来的钱去婚房。
他们两口子想想,自己辛辛苦苦去赚钱,就是为了儿子在上海可以有个家,于是没有多想就拿出来给儿子全款买了房子。
却不曾想,就在签字时,儿子竟当着众人的面说房产证要加上女朋友的名字,儿媳妇更是说出了“自己已经怀孕了”的绝招。
尽管两口子有点茫然,可一想到儿媳妇都有了身孕,还是很开心地答应了。
交房后,老严两口子欢欢喜喜地收拾东西准备搬到新家去,甚至连将来都做好了规划,可想不到亲家却先住了进去。
看到老严两口子,儿媳满脸的不高兴,可儿子只是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没有说一句话。
祸不单行,包子店又因为健康证到期等等的问题被工商封了,没了落脚的地方,也没了收入,两口子气得老泪纵横。
常常说“养儿防老”,现在看起来这就是子女的大骗局。
“父母者,人之本也。”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我们存在于世的根源。
对待父母的态度,常常体现出了我们最真实、最本真的品行,也左右着我们的人生。
01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我们都知道费玉清,有着一副独一无二的嗓音,却不知道他的那一份孝心更是有一无二。
纵横歌坛46年,经历了双亲的相继去世,他慢慢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决定隐退娱乐圈安享生活。
在亲笔信中,他写道:
“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一直极速往前,却忽略了沿途的好风景。当双亲都过世后,顿时觉得没了人生的归属。
少了他们的分享和关注,绚丽的舞台令我倍感孤寂。掌声喝彩填补不了我心中的落漠,不管到哪演出都使我触景伤情。”
就几行字,都让人泪目,尽管收获众多功名奖赏又怎样。
信中没有对灯红酒绿的留恋,有的是对双亲的那一份感恩和不舍:
“17岁进入歌坛,有您们的爱护和支持,这一路我才能够如此顺利,我是幸运和幸福的。”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年少时,身后有坚硬的后盾,无论前路多艰辛都能够勇往直前,等到父母离去后才明白,余生要独自面对消亡。
年少时知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现在才切实感受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在,就如同鲜红的沙果,满口清甜;父母不在,就如同硬涩涩的青梨,苦涩无味。
无论世界多么大,父母在的地方,不管多遥远那就是家。
02
百善孝为先,及时行善
“百善孝为先”,意思是指,“孝”排百善之首位,“孝”是人之本。
所以,人不可忘本、不能忘恩!
许多事,年少时我们不懂,但当我们开始懂时,岁月已无法回首。
世界上有一些东西可以弥补,可有一些错过了就永无机会。
在一档节目看到过一个故事:
女嘉宾说,一次妈妈给她打电话,说有一天早上她爸爸站在阳台发呆,说很是想念女儿。
她听到这一句话时并没有所触动,反而认为老爸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矫情。
直到一次回家时,看到老爸边擦着花叶边说:“爸爸没妈妈了!”
她听到时很是惊讶,在她心中老爸一直都是人高马大的,可她却从没想过,当老爸没有了妈妈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一直到很多年以后,母亲离世了,她才懂得:“我全部的忧伤都与她有关……”
“不管父母在什么时候离开了,我们就都成为了孤儿。”
岁月无情,始作俑者是时间。
曾经能够托起整片天的魁梧身躯,现在也只能曲背弓腰;
曾经在你屁股上印出掌印的大手掌,现在就连举起都如同大半个世纪;
小的时候认为父母整天唠叨不停,现在想再听到母亲叫一声小名都是奢侈。
我们日渐长大,而父母却慢慢衰老。
“孝顺父母,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
作为儿女,不要把时日长久挂在心头,因为很多的分离往往就是最后一面。
别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你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在可及的美好时光里,尽情陪伴。
03
人生最难的修行是爱父母
曾看过一个很有意义的小寓言:
一位学道的少年,修行一直没长进,整天心神不定。
听说深山里有高僧,他跋涉千里去拜访这位高僧,向他讨教。
高僧跟他说:“如果你看到穿鞋穿反之人,加以供养,必有成就!”
少年听完后便满心欢喜的告辞了。
他到处寻找,但毫无头绪,当他垂头丧气回到家时,他的母亲看到儿子回来马上迎接,连鞋都穿反了。
少年猛然醒悟。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你苦苦追寻的,往往一直就在身边,只是你没有察觉罢了。
人生在世,最应该感谢的,不是肯借钱给你的人,也不是在背后力撑你的人,而是给了你生命,把你养大成人的父母。
人生就如同双头箭,儿女从起点跑向终点,父母却在渐渐地迈向原点。
他们也会像我们孩提时,依赖父母那样地依赖我们。
记得,忙里偷闲,给父母一个电话、一个视频。
当儿女不再劳烦你时,往往已长大成人远离你;当父母不再劳烦你时,往往已不于人世。
欢然接受一些麻烦,总比过后的痛不欲生强。
贾平凹在《怀念母亲》中写道:
当母亲和我们、和这个世界告别时,那一种痛是刻骨铭心的。
年少时,嫌弃父母的唠唠叨叨,但是等过了几十年、甚至几年后,往往就再也听不到了。
懂感恩的人,得人心;得人心的人,受人尊重;受人尊重的人,必有人品。
善待父母看起来平平常常,事实上,却是天底下最艰辛、最伟大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