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说过:真正的读书艺术——简单的答语就是:随手拿过一本书,想读时,便读一下子。
我想这莫过于读书最大的享受,一切源于主动。
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的第四阅览室徘徊,发现了白大哥的《白说》,封面的内容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即“说了也白说,不说才不说”,正是这句话,开启了我与这几本书的故事。
《白说》的出版比《痛并快乐着》晚了10来年,可以说,10多年的时间,让白大哥变得更为成熟,话语更有内涵,思想更有深度,前后对比,有极为明显的差别。
《白说》这本书,说白了它就是人生哲学书,该世界观和价值观涵盖了时政、教育、音乐、阅读、人生等领域。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幸福无限靠近,但无法彻底到达”,没错,人凭借着希望/寄托生活在人间,倘若一个人没有希望,人间还值得吗?那么,人生是什么?几千年来,哲学家们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或许,对每个人而言,答案都不尽相同。
提到幸福,不得不提的是阅读,它提供给我一个机会探索,认识自己。每个读者心中,都藏着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书,白大哥书中提到的思想,无不透露着《道德经》的影子——“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想从你这里拿走什么,必定会先给你什么,生活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给你出难题的同时,也给了解决问题的出口。
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实则不然,每个人心中都并存着好,坏两面,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制度和人,激活了你的哪一面。与激活紧密相关的,在于人的信仰,白大哥对“敬畏”二字的解答,是我遇到最好的答案。“敬”是知道什么最好,要去追求它,“畏”是知道什么最差,是底线。追寻梦想的路上,遇到各式各样的诱惑是常事,如何守住底线,坚持原则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吖。
看完《白说》,紧接着又看了《痛》,这本书出版于2000年,它更像是集感受与思辨于一书的随笔作品集。我们回望过去,依然是为了今天和明天。我们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它教我学会如何选择,如何选定自己喜欢的书籍。粗略可以分为四类,其一:读传记是体验不同人生的最好方法;其二:读小说是阅读中最好从现实逃离的方法;其三:好的纪实作品则会在读过之后有种双脚再次着地的沉重感;其四:好的散文是读过之后让人有种灵魂升空的愉悦感。
它让我看到了一个群体——记者:记者不过是一群记录事件的人,一旦有所越位,拥有了生杀大权,那么只能说明这个社会还或多或少有些可悲。
此前,有机会阅读了白大哥的《万事尽头终将如意》,跟随他的脚步,我仿佛对巴西及巴西人有了更进一步不一样的认识呢。
说了这么多,偶像终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白大哥来我们学校开座谈会,激动不已。没有入场券,冒着被查票的风险,躲进了座谈会现场。
现场见到白大哥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句句是经典语录阿!
平等是最大的尊重,在医生眼里,只有男人女人病人,无论艾滋病或其他。🤔
“我和医生比较好,因为我们都姓白”❤
印象最深刻的是:白老师在结尾鞠了个90°躬,说了三个字“拜托了”。
差点泪崩!!!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原来偶像可以是没有包袱,平易近人的,原来谦卑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原来我和偶像,距离这么近,同时又那么远。
那一刻,我知道,我需要学习的,还远远不够……
——From 有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