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在那里,不是认识文字就能看明白。一个文本,也许文字不难,但是要读懂却并不容易。这就是文字的奥秘所在,作为语文老师,职责所在就是要带领学生找到打开奥秘之门的钥匙,领略其中妙处。
当然,首先在于教师自己能够读到其中的奥妙,有对语言质量的敏感度。能够带着学生走进司空见惯的语言文字丛林里,打开一扇扇被他们忽视的门,发现门里透出的一点微光。这样,这堂语文课才是有效有品质的。
这种课堂品质的呈现不在于课堂是否热闹,而在于课堂里有没有学生思维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说:“正如一个人的长相一样,刚开始看时,貌相肯定是最重要的;但当大家变得熟悉起来时,最重要的就不是貌相,而是让人是不是看得顺眼了,这大概就是形象了。如果一味想通过教学技能技巧来装饰我们的课堂,最终不是吸引了更多的学生,而是让学生们更容易看到我们教育智慧和学科素养的缺失。”
其实,课堂的精彩与否,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真正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是教师本人的语言敏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影响和引领。语文思维的材料是什么,是语言文字。也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些材料,把千万年之久和千万里之外的社会经验,变成可感可触可叹的生活体验,和自己建立起某种关联。
比如今天两堂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变色龙》,一首唐诗,一篇短篇讽刺小说;一首诗来自于中国古代,一篇是近代沙皇俄国;相差千年的两个文本,要给学生怎样的教学引领,要教给学生怎样的语文知识或者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找到打通和文本之间的联系。我认为要关注两个问题
一、课文教学之前的选点和核心目标的确立
备课的关键在于选点和确立核心目标。每个文本都有很多的点可以教,思想、情感、语言特征、文章结构、人物形象等,但是要确立这个文本的核心目标,所谓核心目标,就是依据文本特征来确定,依文而教。现实问题就是教得太多,没有取舍,不舍得舍弃。如何取舍,考量着一个教师的核心素养。
老师认为重要的,就选为核心目标来教,选点,就是设计取舍,文本吸引你的是什么,就教什么。这个吸引你的地方,就是该文本的微点,选定微点,一课一微点,避免浮光掠影,像随团旅游一样,晃一下拍一些照片,就算到此一游了。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打动我的是诗人现实主义的叙事和理想主义的抒怀。文言字词的理解不需要老师教,注释比文本长,要培训学生自己看注释,自习解决。只讲现实和想象的差距,讲现实的凄惨严酷,体验现实苍凉。人在此种现实之中的思维一般是怎样的?可以补白。而作者的思维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从思维角度打开诗圣情怀。
《变色龙》中人物的对话极具特色,选作核心目标,选点到位,但还是有点大,再聚焦,对话即语言的特质包含哪些内涵?对话言说对象,言语形式,语气语调,言外之意……,从标点这个微点着手,其实就是抓住语言的语气语调这个点来指导,这是学生容易忽略、看不到的地方,所以,从标点这个微点敲进去,果然就是一扇虚掩的门,直通人物形象核心。
二、挖掘支撑核心目标的内容及设计活动使之落地
挖掘文本内容,包括适合内容的形式,“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在大作家那里是不存在的。”简单说,就是结构,手法,语言。这些内容需要关联起来思考和核心目标的关系。在确定内容之后,调用技术手段,设计活动来使这个核心目标落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支撑诗圣情怀这个核心目标的内容,有哪些?现实生活惨状,每段在写什么惨状?为什么要这样叙写?找出文章中不合常理的地方,探究背后的原因,以任务分解活动设计来充分体验,使之落地,可行。
从文本中挖掘一切尽可能支撑核心目标的细节,做关联解析,不做蜻蜓点水,脱离语文内核,脱离语言运用的思维训练。比如《变色龙》中巡警和厨师的语言,围观群众的语言,这些细节的支撑作用,就取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一层一层深入,方能拨开大而化之的迷雾,找到幽微被忽略的小门。
活动设计的意图同样指向核心目标的落实,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不旁逸斜出,小组讨论、生成追问、朗读体验、微课辩论等活动设计和技术手段,一切服务于核心目标,即把微点放大,放大到每一个细节都清清楚楚,如此才会找到原本藏在幽微处的“山有小口”,才会进入“世外桃源”领略语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