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终于上完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节公开课。准备和试课的过程是煎熬的;上完课,是灰心的。
现在回想这节课,其实我并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上节课,上节课到底要向大家展示什么,意义是什么。好像只是因为领导布置给我了。这就是在以后的授课中,备课不仅备常规,还要多多想想这节课的价值在哪里,或者说备得更全面、更深刻些。
单从这节课来说,教学目标是基本达到了。但是在走向目标的时候,为了压时间,大大缩短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为了压缩时间,前一天进行了故事预习)当时的课上,我满脑子都是压时间、压时间,要把流程上完。所以在学生进行第一次展示的时候,只让两名学生进行展示。其实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孩子理清故事脉络,了解创编此类故事的套路。但在看孩子完成思维导图的时候,是由些慢的,原因不是对故事不了解,而是无法进行概括,语言不精准,关键信息提取不出来,所以在此时间就浪费了。为了给学生留够创编的时间,就压缩了展示时间。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理清故事,在自己创编的时候还是有点困难的。所以整体看来,整节课节奏紧张,气氛不轻松,每一个环节都是蜻蜓点水。如果不去考虑时间,只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踏踏实实地完成,就算流程走不完,但最起码能让学生踏踏实实学到一些东西。
另外在备“神奇宝物”时候,应该再仔细读文本,比较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背后的东西。相同点就是些此类文章的套路,这一点是这节课目标。但没有考虑到相同点背后可能会导致思维的僵化。这三篇文章里的宝物的神奇之处都在于自己想要啥就有啥。在学生进行创编的时候,思考宝物神奇之处的时候也是按照想要啥就有啥来写的,在进行创编展示的时候,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拓展。昨天的作业是继续创编故事,看学生写的故事倒是比课堂上展示的好很多,有的宝物是关注环境的,有的宝物是关注战争的,有的宝物是关注当下的心情的……我没想到的一些东西,学生们想到了,看来给足时间学生的思维是可以与众不同的。
在以后再上课的时候,要多考虑一些,要比教给学生的多考虑一点。备课的时候应该更精细,更广博。也不要为了流程而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