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超人,还是禽兽?--尼采
尼采1844年生于德国,不同于现代的分析哲学家,尼采所思考的问题是地球上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都会思考的,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究竟应该怎么活着才能像一个真正的人?
要知道尼采对人生思考的答案先看看尼采对人下的定义吧,尼采说“人是未定型的动物。”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1人是动物。2人还未定型,还在进化,还拥有未知的潜能。
而尼采哲学的精髓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本能,超越”。这其实可从尼采对人下的定义中看出,本能对应动物,超越对应未定型。下面我对本能和超越进行解释。
尼采生活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欧洲有两件事正在发生:1是人们对基督教开始产生怀疑,但还是受制于基督教的教义。2是资本主义正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而这两者都是抑制人的本能和超越性的。
先看基督教,基督教有原罪说,认为人的源头是脏的,之所以脏是因为人有欲望,这点尤其体现在性欲上,基督教认为性是脏的,而人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性交合法化,即使是结婚以后,如果是为了繁殖以外的其他目的而发生性行为也是丑恶的。尼采对这些教义深恶痛绝,于是高声呼喊“上帝死了!”人本来就是动物,动物就会有欲望,这是几亿年前就存在的自然而然的道理,而产生于2000年前的基督教竟然认为这一切是罪恶的,这是想将人的根从土里拔出来。想剥夺掉人享受生命,享受快乐和爱的权利。
基督教还有一个彼岸说,认为人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这导致的结果是人们过于看重来世而忽略了今生,忘记了只有现在才是最宝贵的。
再看资本主义,且不说资本主义在殖民地干的丧失人性的事,只看看他们自己的国家。在资本家的工厂里,流水线式的操作的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代价是将人变为机器,人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做机械运动即可。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会逐渐丧失活力而变得虚弱,会逐渐丧失创造力而变得乏味。
那么怎样的生活才是人应该过得生活,尼采哲学精髓告诉我:人应该拥有旺盛的生命本能,人应该具有超越性。
旺盛的本能:另一位大哲罗素曾经说过幸福的秘诀在于对于可以得到的事物拥有强烈的欲望。克制是必须要的,但是过于克制会伤害人的本能,当喜欢一个女孩的时候,就大胆去表白吧。想哭就大声的苦,想笑就大声的笑。世界上没有上帝,勇敢的做自己吧。从孩子,运动员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本能。
超越性:认为人生只有快乐或只有痛苦都过于片面。尼采说:人生像是由快乐和苦难编织而成的毯子。而人应该具有坚硬的骨和轻盈的足。能够承受住苦难的压力,又能够欢快的跳舞,享受生命。而超越性还表现在人能够忘记自己,将自己献给科学,艺术,他人。从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贝多芬,高迪,梵高,史怀泽,南丁格尔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超越性。
以上就是对尼采哲学精髓的介绍,当然尼采哲学还有很多的东西,向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周国平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