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暂时离开这里,等病好了再回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文/明月

01

晨间的时候,我似乎睡着了,其实是我走神了,想事情入迷了,所以才会感觉像是睡了一觉,过了很久很久。

每天早上醒得很早,然后会在起床之前看无数次时间,直到最后一次,啊,差不多了,可以起床了。然而在这之前,我并没有睡着,家里要给哥哥弄早餐弄早餐,噼里啪啦根本睡不着。但真正的原因,是我心里早已不安了,想起又不敢起床,想睡又睡不着。

明明是新的一天,放在以前,我是满怀期待的。可是现在每天这个时候,都怀揣着一种不安的感觉。

02

我承认现在的生活过得确实不快乐,妈妈每天就吃喝拉撒睡的事情吵我,吼我,稍不顺她意,说翻脸就翻脸,开口大吼大骂。而我从小就逆来顺受的性格,面对这样的情况,简直就是一个胆小鬼!

我的饮食起居,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起床睡觉,几乎全在妈妈的管制之下,就像管小学生那样。虽然妈妈的安排并没有过分之处,也很合理,如果我自己独立生活也和这些差不多,因为我的生活方式一直都是健康的,不熬夜,饮食规律。

但是妈妈的管制却让我觉得紧张,吃喝拉撒睡本来是私人的问题,生理上的感觉,我却无法按自己的意愿来。比如晚上画画,我画到一定时间就不敢画了,生怕一会儿又要被说还不睡,其实10点都不到。

03

问题之一是,我感觉我的生活是围着妈妈转的,或者说妈妈的生活是围着我转的。

蔡康永曾经在主持台上对小S说:“我曾经没有你也可以一个人很好的主持,现在只有跟你在一起的时候,好像别人才觉得是完整。有你搭档很幸运,但是我变成了一个没有办法脱离你的人。”

而我想说的是,曾经没有妈妈我也可以一个人过得很好。有妈妈在我很安心,但是我变成了一个没有办法脱离她的人。

04

身体没有正常人好,这是我的硬伤,但是我仍旧有着跟正常人一样的感觉,可以一样地活蹦乱跳。并且,作为一个成年人,其实我早已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了。

身体的硬伤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这并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和思考。我承认自己胆小,甚至软弱,还有点懒惰,在家人关心的压力下,越来越小,越来越长不大。其实我早该独立了,只是环境让我依旧躺在“舒适的温床”。

他们从不操心我的学习,却为我的身体操不完的心。我甚至希望他们说我:“怎么,还不看书!”但是他们只会说:“这么早起来干什么?”“多吃多睡…”

05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林黛玉,而闺蜜告诉我,她一直把我当正常人一样对待,不必对我小心翼翼,这是我最大的宽慰。

可是现在,我感觉自己都对自己小心翼翼了,生怕磕着绊着。因为我的身体从来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一家人的牵挂。每个人都是如此。

身体第一,这算是生活给我最好的教育吧。一个人才意味着独立,总是被保护着,或者被管制着,就不会把自己保护得太好,因为知道身后还有人,甚至是顾虑。我早已懂得,健康即自由!

06

我多想勇敢地做自己,承担,付出,独立,自主。自己安排每天的生活和学习,饮食起居,锻炼学习,画画娱乐…而不用每天看妈妈脸色生活,每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生怕稍不如意就被她吼。

我在害怕什么吗?其实,还是因为自己的心在妈妈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上。自己都没把自己当成成年人来看待,大人又怎么不把我们当小孩子来看待呢?

可是蔡康永老师说过,做自己并不等于爽,也意味着过程里不可避免地碰壁。生存在自己的世界,意味着自给自足,也承担着自负盈亏。

07

决心要下得干脆,房租就是首要问题,因为离开家,才能真正学会独立。要是总感觉身后有依赖,或者有束缚,就很难跟随自己的内心走。

蔡康永老师还有句话说得更好:“我们要学会往内找,不要往外找,因为内在才是我们能够得着的地方,外面是我们管不到的。”

所以,当我们想要做自己,首先要想明白,自己是什么。做自己意味着更多时候,我们要寻求内需。

08

其实我并不想做什么,只是希望多一些喘息和独立自主,妈妈不要这么紧张,放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去工作。我可以依旧在家吃午饭,晚饭,但同时我有可以自己选择起床,早餐的自由。更重要的是,我要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心里经常空落落的。

我无法改变任何人,我只能改变自己。我想离开这里,等病好了再回来。但我依旧会把健康放在第一,健康充实地生活。

然后,不知不觉中,回到学校的日子就来了,我的病好了,身体也好了。而同时,我也将面对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可是我宁愿面对考试和学业,面对工作,也不想过着没有目标的生活,不充实,缺少了很多东西,什么都不在轨道上。

一切都会过去的!

现在的,要珍惜!

未来的,会更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