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也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卡伦·霍妮说,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的根源。
弗吉尼亚·伍尔芙说,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探索,反复尝试,持续追寻,想要成为理想的自己。
然而,漫漫人生路,有人迷失自己,有人放纵自己,有人轻贱自己,很多人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只有少数人,成功通过了人生三道考验,成为了理想的自己。
自尊 让我们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雅典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神谕。
但是认识自己又是最难的,目短于自见,智短于自知,我们常常生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迷失在别人的眼光里,行走在别人的道路里,执着在别人的比较里,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尼采说过,要活出精彩,首先就要尊重自己。只有尊重自己,你才不会被别人的赞许或诋毁、外界的欢呼或非议、人生的高潮或低谷所左右。因为你有自尊,你不需要别人告诉你你是谁,你对自己有清晰稳定的认知,你清楚自己才是自己人生传奇里的英雄。
传说苏格拉底有一位助手,跟随他多年,各方面都很优秀,苏格拉底晚年想把衣钵传给他,但想给他最后一个考验。他让助手为他找一位优秀的继承者。
半年里,助手四处寻找,找来的人都被苏格拉底婉言否决了。最终苏格拉底病重时,助手仍然没有找到最优秀的人,他痛哭流涕,向苏格拉底道歉:“我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我失望了,但是你对不起的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完,就撒手人寰。
这名助手,有着忠诚、勤奋、谦逊的美德,有渊博的知识,聪明的头脑,也有名师的指点,但是只是因为缺乏自尊,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丧失了宝贵的机会,最终堙没无闻。
心理学上,有个“冒名顶替综合症”,研究者发现,在那些成功的人中,有33%的人感觉成功不是自己理所应得的,因为他们缺乏自尊,时刻处于对自己的否定中,即使成功也抹不平他们心中的自卑感。
所以,樊登博士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塑造一个人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只有拥有了自尊,看到自己的价值,正视自己的不足,认同真正的自我,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才算是真正认识自己,开启成功人生之旅。
自律 让我们锻造自己
苏轼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旷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很多人困惑,为什么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答案是,你只是“知道”而已,而现实是你缺乏自律,难以坚持践行。
早起、运动、读书、冥想……谁都知道这是改变命运、提升自己的有效方法,但日日坚持的能有几人?
坚持的动力可以分为自律和他律两种。成年人要想通过他律来坚持是很难的,必须学会自律,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听从内心的声音,自省自励自强。古今中外,在任何领域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必定是敢于刀刃向内、自律坚持的狠人。
文学巨匠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写作上”;
篮球巨星科比“见过每一个洛杉矶四点钟的太阳”;
现代物理学开创者爱因斯坦坦言成功的秘诀是“超越平常人的勤奋和努力以及为科学事业忘我牺牲的精神”;
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六项精进”的第一条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
岩石要成为雕塑,必然经历千敲万打;
元璞要成为美玉,必然经历千雕万琢;
顽铁要成为精钢,必然经历千锤百炼;
平凡要抵达卓越,必然经历千辛万苦。
只有自律,才是解决人生痛苦,实现人生跨越的根本途径。
康德说过,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的更高级,也正是自律,使我们获得更自由的人生。
接一句《觉醒时代》里的台词,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只有自律的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成就大事。
自爱 让我们守住自己
自爱,就是爱自己,爱护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才华,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允许自己自暴自弃,不允许自己堕落沉沦。
爱自己是爱别人的前提和基础,但杨绛先生说得好,人这一生,自私很容易,爱自己却很难。
《说苑·杂言》中说:“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做个自爱的人,你就要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就不会疯狂熬夜、夜夜纵酒、天天暴饮暴食,饕餮垃圾食品;
做个自爱的人,你就要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不会浪费上天送给你的禀赋、才华、机会;
做个自爱的人,你就要知道“身居锦绣心无爱,足步琼瑶意不迷”,就要学会慎终如始,爱惜名誉,防微杜渐,慎独而行;
做个自爱的人,你就要知道“爱你的人,因你的自爱而来”,就不会死缠烂打,只会修篱种花;
………………
卓别林在《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中写道,我开始远离所有不健康的东西,不论是饮食、人物、事情亦或环境,远离拖累我、让我背离了真实自我的一切。从前的我称呼这为“有益健康的利己主义”。今天我知道,这其实是「自爱」。
自爱,让我们守住自己,让我们的人生精致优雅,随性从容。
自尊,让我们认识自己;
自律,让我们锻造自己;
自爱,让我们守住自己;
当你掌握了这三把人生钥匙,你就能够找到自己,踏上通向理想自己的光明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