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科比去世消息的时候,我在法学院写中东战争历史的论文。跟同行的格里芬传达这个噩耗,只看橄榄球的他也被消息吓到了。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电视上循环地播着直升机坠毁的画面。每一个邻桌都各自表达着不舍。就是在那个晚上,论文里提及的数字越发让我脱离现实。几十万被炮弹夺去生命的平民只能在这几页纸上被草草地描述。
从春假到现在已经隔离两个月了,平常时不时看到来自世界各地关于新冠的新闻。在少数群体的社区确诊数迅速增长的时候,领导者还在要不要封锁商铺上犹豫不决。戴口罩的亚洲人会被面行而来的陌生人高傲地鄙视,被停车场的老奶奶骂喊出“我们的国家”。社交媒体上是各个国家主持人和记者来回的指责和谩骂。中国留学生一票难求的时候,害怕的不是航线的停运,而是同胞赤裸裸的网络暴力。
大部分人有一天都会身为父母。小时候,大人会告诉你,“我们在二十一世纪了,是很幸福的“,“这个世界是很美好的”,“要诚信待人”,“善良会有回报。长大了,世界的一些角落依然被战争折磨,缺乏良好社会和医疗资源的村庄还在担心能不能治疗传染病,跟外界缺少交流的地区充斥着大量营养不良的女性和儿童。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同性恋恐惧,仇恨犯罪时不时霸占新闻头条。而审视自己的周围,法治社会还是有“鲍毓明养女案“这样的惨剧。无论有没有婚姻法,感情有多深厚,妻子都可以“拿你当安全牌”,和“绿地高管出轨”,享受荣华富贵。这个世界的很多真的会让自己很失望。
人会一直追求一种“连续性”,而它的基础就是“安全感”。谈及未来,你会想去好的大学,做一份高薪工作,住进大房子,赢取白富美或嫁给高富帅。一切能让生活走起来的,让人可以避开尽可能多的风险,并且有“满足感”的事我们会穷尽一生追求。而人也在总会在人生的各个节点因为生命的结束,伴侣的离去等种种被击溃。与之携带的是“失望”,“悲痛”,和“一阵不绝”。这个经历“失望”的过程总是很长;对这个世界所有的幻想和构造都会在过程里被打碎,磨合,在组装。结束过程后越是看穿人生悲和喜的“坦然”。
我想,无论何时何地,“苦难“和”失望“都会是生活的本色。希望每个人在这个好像有很多规矩,却缺乏约束力的世界,“坦然”地走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