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爱是人的基本需求。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母婴之间的肌肤接触对婴儿的成长与母婴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亨利·哈罗——发展心理学家
想想最早的爱的经历是什么?
1.是你与母亲之间的联系。亲密接触主要是母乳和口部倾向(口腔期)(爱是本能)。
2.行为主义认为认为人最初是因为本能的饿和饥渴以及逃避痛苦有关。是因为母亲满足了需求,所以在母亲喂养孩子的过程关系不断得到强化。于是母亲就与愉快的事件联系在一起,爱就产生了。(换句话说,他们认为爱就是其他本能的附属品)
哈罗的理论假设:
以恒河猴为实验对象,认为幼猴除了饥饿、干渴的需求的基本生理需求外,他们一定还有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发现:离不开出生后生活的软垫子,一旦弄走立马生气)
实验过程:
8只幼猴随机分配,分成两组,一组铁丝母猴,一组木制母猴(用奶瓶),在笼子里放恐怖的物品试图引起幼猴的恐慌,看它啥反应。,是否会需求庇护。
幼猴适应和探索陌生环境的倾向性。
还想探索幼猴在形成依恋关系之后,长到6个月(可以吃固体食物)之后分开30天,然后再团聚看看是否关系还能持续。——旷场实验
实验结果:
·接触安慰在幼猴对母猴产生依恋的过程有重要影响。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都会一整天跟木制猴在一起。就算是铁丝猴喂奶,他们喝完也会立即跑到木制猴身边。——证明接触安慰的重要性。比提供乳汁更为重要。
·缺少母亲接触安慰的幼猴产生了心理紧张。(因为铁丝猴喂养的幼猴出现的腹泻情况多)
·每当幼猴面对一些害怕的事物,就会很快的跑向木制猴,抱住以获得安慰和保护。
·寻找安全感的需求比探索自然倾向更为强烈。
·依恋是最强烈的基本需求之一。它的作用远远超过施虐惩罚。
实验统计表如下:
在父母在的时候,孩子会更愿意探索周围陌生的环境,更充满好奇心。
应用启示:
心理治疗,为触摸治疗方向研究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教育方面发现,养父母和亲生父母可以产生相同的依恋结果。
身体接触在孩子从小的教育养育中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