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道德经》第十章赏析
―――牧童对“明白四达”的认知
明白四达,能无(毋)以知乎?通行本(亦称王本亦做传世本)是能无知乎?帛书本是能毋以知乎?除却毋通无外,无知与无以知是有区别的。先不管知是否通智,单字面解释无知――不知道某一主指,无以知――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知道某一主指。一是肯定的不知,一是想知却找不到方法。这点区别会影响解读的方向。
明白四达,传世的约有三种诠释。
一曰:明是洞悉白是知晓,四指左右前后达指通达。指通晓周边一切环境。
一曰:明是洞悉白是明白,四达指道、天、地、人的总合。指通晓“道”及道所泛指的一切。
一曰:明系“道”之光明,白系道之光明照在物体上,四达,普照万物。指道无处不在。
对“能不知乎”诠释约两种。
一说知通智,不知即不智,是愚蠢。
一说知通智,不知即不智,是小聪明。
而通行本的解读为: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智慧)吗?咋看之下,没错,对着。明白四达是要倚仗智慧的。
牧童认为,此解读非老子本意。
相传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秦献公赢渠梁生于公元前424年。其时魏胁周,秦勤王伐魏,相战二十余年,秦胜,周大赏封于秦。时周天子名存实亡,老子在周作图书馆长,或心灰意冷,后出二崤时留《五千言》。又相传孔子于洛阳问礼于老子,老子以“周礼”(坊间称周公之礼)答之,不乏有丧葬祭祀方面内容。又传秦献公留老子求教问策,老子悄然而逝。其间秦国实行屯、兵连座之强国之策,是老子不愿去,还是看透天子名下诸候烽起,纵横家说客无数,无不以利益私欲为先,战火连年而心生倦意。
牧童的猜想,也只能猜想,面对此况,这是当时的“道”,造成这状况的罪首是欲,而节欲的过程则是修“德”的过程。(这里关于德和礼的本质区别后叙),因此才有无为而后为,或许这里的无为本就是修德之意,其本身不妄为就是修德的一部分。
绕了这一大圈。牧童想说“修德”的目的是成德,它的过程是“修”,“修”的几要素分别是勤勉、克己、节欲、谦虚。
或许,有人说这有点牵强,牧童不这样认为,一是道和德的辩证关系就是这样,相辅相制。二是如公安破案,其真象永远不会百分百的复原,只能尽量地还原或说接近其真实面。这也是前面绕一大圈的原因。
至此,牧童认为“明白四达,能不以知乎”是最接近老子本义的。这句话的本意是“明白四达后还能谦虚求学吗”。延展意思是,即使你通晓洞悉天下事理,你就滿足了,就认为你无所不能了,还能表现出谦虚(不以知)的心态,还能继续谦虚地去修正自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