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感怀古诗八首: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岁暮感怀诗词八首:急景凋年急于水,腊月年光如激浪
又一年将去,又一年将来。农历的新年自古就是辞旧迎新的日子。
岁,上古是木星的名字,叫做岁星,十二次在天空中的轨迹变化为一个大周期,一岁就是一年。最早的夏朝,就是这样定年。
周朝以农历十一月为岁首,就是年的开始,也是根据木星的变化而来。
不过到了汉朝,是以正月初一为年的开始,农历的年岁沿用至今,已经两千多年。
年岁是时间的人工划分和记录,充满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智慧。
“岁已莫矣。而禾不穫。
忽忽兮若之何。岁已寒矣。
而役不罢。惙惙兮如之何。”先秦晏子岁莫歌(《诗纪》作齐役者歌。)先秦 ·
春秋时代的晏子是齐国的大夫,一年将尽的时候,齐王赐宴,并且庆祝他的宫廷建筑进展良好。
在酒过三巡之后,晏子助兴跳舞,他唱着徭役口中的民歌。
又到了一年岁尾啊,而禾苗还没有收获和种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又是一年寒冷已经来了,而我们在这里劳役不能回家,心里忧愁无法。
晏子唱了三遍,这是最早的为农民工代言的大臣。齐王听了,忽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停下了修建宫廷。
那么这里的岁暮很显然是指的农历十月,禾田正是收获的季节,不能让粮食都烂在地里吧,寒冬即将来临。齐王怕也是担心统治不稳。民以食为天,不能断了人民的活路吧。
汉朝正月为岁首,自然十二月就是一年的岁尾和岁暮。
一年即将过去,有庆典有欢笑,自然还会有因为天寒而感到的悲伤萧条。尤其是贵族的门客门。这些人因为人口增殖脱离了土地,靠着读书投靠贵族做幕僚,他们往往依附在主人身边,获得生存和前程。有富贵者,也有贫贱者,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背井离乡,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和从容。
“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
坱兮轧,山曲𡶒,心淹留兮恫慌忽。” 汉 · 淮南小山《招隐士》
又是到了一年的岁暮,主人们去深山探幽打猎,滞留着这些人。如果主人们不回来或者有意外,等待他们的是又一场艰辛的找寻工作。
明明知道这些王孙,不是人生和情感的寄托,但是又能如何?一想到深山才狼虎豹,可能会吞噬主人,内心的忧患已经丛生,让人坐立难安,心神恍惚。
这些游子内心的漂泊感,在他乡,在寄人篱下的忐忑里,分外清晰。
而这也成为了岁暮感怀诗的开始。
除了何不食肉糜的昏聩的贵族和不谙世世的天真孩子,每一年即将过去,那种现实的忧患都会留在普通人的心上,或深或浅。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汉朝《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
汉朝末年是一个战乱流离的时代,人口锐减,盛世倾塌。那些为了生存外出的游子,不能返乡,甚至身上的冬衣都只能将就,甚至竟然没有。
又是一年将要过去,天上的雪云密布寒气浸人。能够容身的地方肯定不是华丽的房屋,野草窝棚,潦倒柴门,能够听见草丛里凄厉的冬虫,做最后的悲鸣。
寒风已经越来越厉害,身上却还是单衣,期待有朋友来看他,伸长了脖子,那又能如何。
他的朋友鲜有富贵,更多的和他一样,或者竟是死了。
这没有什么稀奇,汉朝人口鼎盛的时候达到6000多万,到了晋朝初年,锐减到不足2000万。这么多人口消失,是战争和战争带来的次生灾难,饿死,病死,冻死,生命何其悲凉短促。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节录
同样是汉朝末年的这一时期,一个游子滞留北方的城市,无钱返乡,他站在他乡的城楼上眺望。
寂寞而高大的冬天的城墙,外面是旷野北风,秋草多绿,也暗示这一带荒坟连绵。
四季是这样无情的变化,光阴是这样的急速,越到年尾,越能感受人生的短促和无常。
从此岁暮成为人们感叹生命和流年的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名词。
一岁的最后,是一年将要沉沉落幕之时,本身带着凄凉暮气。生命大约也是如此。
岁暮不仅代表一年的最尾,也代表人生岁月的尾气。
而且后来的诗词,为了避开岁暮这种带着伤感气息的词,用岁晚,残腊,残冬,晚冬来替代四季的这一阶段,
那么标注岁暮的诗词,也往往是着重在一年之末的人生感怀,岁月流逝。
“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西晋 · 傅玄《九曲歌 》
一首诗,或者有更多的句子,但是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淹埋,只剩下这一句。
李商隐“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的岁月名诗,出自这里。
这句诗是需要详细解读的。
岁莫就是岁暮,你看那莫是日落草丛,也就是黄昏了。岁莫就是一年黄昏。
景迈何意?景是日光,是日影的意思。古代的日晷计量太阳照射立柱落下的影子。这影子不断变化,显示太阳的轨迹和时间的流逝。
日影快速的变化,这里肯定是有心理上的飞速变化感的。
到了一年岁末,心理感觉那时间真是在飞奔,那太阳的光线在万物上黯淡。
怎么能够有以条长绳捆住太阳,不要让它行走啊。
这是苍凉的岁月流逝之感,在一年热闹的岁尾新年中,在仓促中更加分明。
因为过了一年,人就老了一岁。向着死亡靠近,时光无法挽回。
读懂了这个含义,再来看李商隐的那首诗里的“一杯春露冷如冰”,是不是有另外的悲哀感。年过了,就是春天,可是对于敏感生命流逝的人来讲,这样的春天,再美,也如冰一样流逝人生和温度吧。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东晋 · 陶潜《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是陶渊明寄给同族弟弟的诗。陶渊明本来可以做官,却辞官回到田园,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吃这个苦总要有个理由。
陶渊明给的理由在这里。
又是一年寒冬,要过年了,这里是最冷的晚风,终日下雪,这里没有市井的声音,到处洁白一片,寒风吹动襟袖,家里非常简陋,我看着天空的大雪,四面茫茫,并不快乐。
我看见古代的书中,总有那些坚贞的人,不随波逐流固守内心。
我虽然不能和他们比,但是愿意守着贫寒,成全自己的心愿。
我不愿意出山做官的理由就在这里。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陶渊明是个隐士,他为什么隐呢,说他性本爱丘山,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他看够了东晋官场的黑暗和腐败,用古代隐士的自苦来表达对现实的绝望吧。
实际陶渊明一直密切观察着东晋的政治变化,他并非不闻世事,而是真心希望晋朝变好,比如他的朋友庞参军,可能参与政变,他却写诗愿意他成事和保重身体。
只是东晋没有适合陶渊明有作为的官场生态,反而将贫寒的隐居写得有声有色,让后世向往。
“急景凋年急于水,念此揽衣中夜起。
门无宿客共谁言,暖酒挑灯对妻子。
争知寿命短复长,岂得营营心不止。
请看韦孔与钱崔,半月之间四人死。”唐 ·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其二 和自劝二首
岁暮有个成语,叫做急景凋年。见于白居易的这首诗。
比如张爱玲在《对照记》里谈她的中年人生“ 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
这显然是指的岁月急促吞噬着年华那种匆忙感,一生很快会过去。
在白居易这首岁暮感怀诗里,急促的光阴流走,让一年凋谢到尾声,岁月流走就像水一样无情和仓促,当然在这首诗里,显然是指一年的即将过去,但也暗含着生命短促的含义。
在一年岁末,半夜敏感于岁月而睡不着,心情沉闷,爬起来煮着热酒,点上灯火,看着妻子和孩子熟睡的样子。
白居易为什么心有惆怅呢?因为半月间,他就走了四个朋友,他们没有度过这个年关,生命停止在一年岁末。目睹死亡是震撼的,让人重新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
有的人无知无畏的活着,有的人永远离开。
新年对于成年人来讲,苍凉大于喜悦,意味着生命会越来越短,人生的变数随时可以遇见。
但是也正是人间的温暖灯火,让人再感叹抒怀之后,继续前行,为了那灯火下妻儿真实的容颜,那尚在人间的朋友。欢哀并存,才是成年人过年的真正滋味吧。
“腊月年光如激浪,冻云欲折寒根向。
谢女雪诗真绝唱。无比况,
长堤柳絮飞来往。
便好开尊夸酒量,酒阑莫遣笙歌放。
此去青春都一饷。休怅望。
瑶林即日堪寻访。”宋朝欧阳修《渔家傲·腊月年光如激浪》
正是知道岁月无情,人生都是单程车票,所以岁暮的感怀是真实的,无需压抑,感怀抒发之后,辞旧迎新,人生和生活还是要继续,因为人间有人间最动人的温暖和人情美。
欧阳修这首岁暮词,真实大气。
腊月的时光就是汹涌的波浪,催促着人向前,向前又是跨过一年。
寒冬的雪云是那样的纷扬无情,云垂四野,雪花如柳絮飞扬。
人间的离别,恰在这岁月交替的关口,怎么不忧伤?
来,让我们好好喝酒,缅怀青春,青春一去不返。但是抒发归抒发,咱们也不能过分的沉湎和回望吧?
岁月虽然仓促,友谊长存。过不了两天,我们还要约着踏雪寻梅,总要在岁月中留下最美的相知和安慰啊。
欧阳修的诗,大气现实,深沉明丽。不否认岁暮带给人的岁月悲怀,但是更看重破解的方式,那就是此生永恒冷暖共守的情谊。
长绳系不住白日,但也并非人生处处急景凋年,人间的温暖从古至今就是克服岁月和苦难的法宝,所以年的意义,在于温暖相守,在回味往事,感伤岁时之后,是泰然面对新的未来和春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