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边哭边卖力演出的视频火了:请别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受伤的孩子
导语:爆笑过后需反思:五六岁孩子的哭意味着什么?父母和老师应当如何合理应对和处理?
今天,萌娃边哭边卖力演出的视频火了,网络热度高达近8千,网友几乎一边倒的点赞,大呼“好好好!”大笑“哈哈哈!”
视频说的是,河北省高邑县某幼儿园5岁萌娃一边哭着一边跳舞。文章还说到,在演出之前,孩子就不高兴,“老师做了工作”才上去表演的,但是孩子的负性情绪并没有获得合理释放,“没想到上台后又哭了起来”。
视频给人以强烈的情绪反差:台上的孩子在哭,台下的大人在笑。
当我们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时,会心一笑乃人之常情,必须的。
但是,当孩子正处于负性情绪当中,特别是在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的情境中,大人们未能给予及时合理关注的话,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负性影响。
假如事后又没有后续的跟进处理,则可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心理创伤。
孩子的哭是发出的求助信号
可以设想一下。孩子为什么哭,是不是经常哭,多数时候在什么情况下会哭,是因为平时胆小害怕的哭,还是临时受到委屈的哭?
哭的时候大人们为孩子做了点什么,是粗暴地呵斥,还是耐心地安慰,是怕影响集体荣誉哄着孩子上台表演,还是恐吓孩子有后果必须表演……
所有这些,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只能靠分析推测了。
而这些科学合理的分析推测,正是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和做老师的人们认真对待的,因为这关乎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事实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5岁大的孩子遇到自己不高兴的事情,哭与不哭,大人们都会认为这是个常事儿,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引起大人们的紧张或恐慌。
孩子的哭,都有他的原因。一个爱哭的孩子,胆情较小,不善于人际交往,特别是对于妈妈的依赖性大,不太适应幼儿园或者小学校的集体生活。
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应该及早引起家长的关注和矫正。
设身处地的替孩子感受一下
当孩子哭的时候,为了制止孩子的哭,大人们通常会先安慰孩子的,抱一抱,劝一劝,哄一哄,也许孩子就会安静下来了。
可是,如果孩子依旧自顾自地去哭,你没有哄得住,你会感受到什么,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呢?
实事求是地讲,大人们面对一个哭的孩子,劝也不行,不劝也不行,哄也不行,不哄也不行,事情到了这个时候,你又会感受到了什么,又会怎么办呢?
也许,更多的大人可能就会生气了,一生气,难免呵斥孩子。假如呵斥不管用,恐怕就有可能上手了,轻轻地在孩子的小屁屁上拍一巴掌。
假如还不管用,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兴许有的父母就会特别的生气。如果旁边有外人,或者在大庭广众之下,孩子哭闹个没完没了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没面子呢?在这种情况下,你又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是不是有可能大发雷霆,震怒不已呢?
这是问题的一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孩子正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场合,正在按照大人的要求做事情的时候,一边做一边哭,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比如,所报道的这个视频,就是孩子正在演出,那么多的大人观众在观看着,而孩子却一边表演一边哭着,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孩子得不到合理关注和及时帮助很受伤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自己不愿意表演的话,胆大的孩子会罢演,胆小的孩子会干脆上不了台面的。
而故事的主人公恰恰是上了台哭着演,更多的是揭示了孩子内心世界的矛盾状态,但由于平时胆小规矩,只好在台上做着机械动作而已。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孩子在台上哭着表演,大人们则在台下笑着观看,甚至笑成了一团,笑弯了腰。而且,大人们还会对孩子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无意当中增加了对孩子的不良刺激,导致止不住地哭。
孩子哪里知道大人们的心情和想法,往往会感到很茫然,会认为大人们一点都不懂他,在台下耻笑我嫌弃我。
于是,孩子不仅未能理解大人们的心情,还会变本加厉地认为大人们不好,不仅不帮助我,还在看我的笑话。可是自己又不敢停止表演,只好一边哭一边表演了。
问题是,孩子越是这样,大人们越是感到刺激和兴奋,更加放肆了起来。尽管大人们是真心给予了孩子更多的欣赏,而孩子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难过当中一时难以自拔。
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台上的孩子在哭,台下的大人们却在笑,这就特别容易给孩子造成了一种错觉,这就是——你们大人不帮助我,为什么这样来对待我。由此极容易形成心理阴影,矫正起来会很费劲的。
用孩子的哭来博取和满足大人的笑情何以堪
尽管大人们会十分坦诚地说,我们真的喜爱这个孩子,所以我们才会笑,才会大笑,因为看见了孩子的可爱之处。其实,这只是大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究其实,不过是大人们在孩子的哭中去获得某种快感而已。
不知道读者朋友们发现没有,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大人和孩子的想法不同,做法不同,感受不同,大人就是大人,孩子就是孩子——假如你养活过孩子的话。
不管大人们拥有多么强烈的爱孩子之心,关键是要能够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得到。当大人们一味地按照大人们的标准去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却未必如此,甚至相反。
大人按照自己的认知偏好和行为模式来对待孩子,是不可能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只不过是大人强加孩子而已。
既是这样,孩子怎会心甘情愿地领受大人所谓的“关爱之情”呢?假如换成是你,你将会怎样对待呢?
我想要的是拥抱,而你却看着我好笑
须知,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正是把一直以来局限在跟母亲的人际关系上,开始逐步扩大到父亲或者兄弟姐妹和玩伴中间。
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在稍稍扩大了的人际关系当中集中体验到诸如愤怒、嫉妒、羡慕、负罪感等等情感。
在这个时期的孩子胆情很小,不敢抗拒,易受挫折,一旦处理不好孩子的情绪问题,将很有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就我长时期的专业经验感受到,视频中的孩子胆小怕事,行事小心谨慎,人际交往循规蹈矩,存在遇事焦虑,没办法更好处理,只能用哭来解决问题。
孩子表演节目在哭,大人们却在笑,毫无疑问,就会让孩子感觉到求助无门,不知所措,导致孩子只会机械地表演动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负性情绪当中不能自拔。
大人们合理的做法应当是,一方面安抚孩子,帮助孩子放松心情,一方面可以调整一下节目顺序,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允许孩子不再表演。这样的话,孩子反而能够得到负性情绪的合理释放,认为“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有人帮我的”。
大人们最后所要做的后续跟进的事情就是:告诉孩子,你难过没问题,你终止表演也没问题,你表不表演的都没有关系,我们都仍然喜欢你。
这样做的话,孩子才会受到鼓舞,增加勇气,改变不良情绪,逐步适应集体生活,朝向健康的方向成长。
请做父母和老师们记得:孩子就是孩子,大人就是大人。不能以大人之心揣度孩子,更不可以把大人的想法和意志强加给孩子。
祈愿普天下的孩子永无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