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我与得到的前世今生
加入007之前,我还不知道“得到”是一个生产优质内容的APP。依稀记得曾在朋友圈偶然瞥见,出于好奇下载后捣鼓了三两天,没来得及仔细研究便弃之如敝履。
加入007之后,才发现大部分的战友都是从得到引流而来,实打实的得到忠粉。
由此,我知道了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香帅,“关系户”大师熊太行的关系攻略,还意外地发现心水的武志红老师竟然也开了课。
然而,听了几节课之后,我并没有成为得到的忠粉。
现在回想起当时,之所以没有立即认可得到的产品,大概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我对“得到”刻板的第一印象。从第一次短时间的得到APP用户体验,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款听觉系的APP,闲暇时听一听,用于打发碎片时间。
二是当时的我认知层尚浅,且急功近利。主观上,我认为得到的课程理论性够强,但实操性乏力。
现在想来,一切都是缘分。不是不要,只是时候未到。
PART 2 我在得到得到了什么?
近日,在外培训(xiuyang)。培训的空档,在朋友圈刷到梁宁的《产品思维》:恐惧是你的动力与边界。
读罢,当即被梁宁圈粉。原来,产品思维讲的是这个,梁宁的讲课风格是这样,而得到也不仅仅只有语音。
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顿时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趁着心血来潮,顺便又多读了几个得到专栏的内容,才发现“得到”的课程设计是非常精致。
1.课程设计很完整,逻辑框架清晰。
举个栗子
2.课程中提到的方法,可操作性很强。
顺便把笔记做了哈哈
3.留言功能,提供了及时反馈。这不仅是对学员的反馈和激励,也是对讲师的反馈。
4.预防针很及时。方法论再多再好用,一步登不了天,还需一步一个脚印,慢工出成效。
你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等于做了一次自我洞察。如果你自己的洞察能力比较强,回答完这三个问题自己就有一些清晰的认识。不过,完全通过自我探索就能找到优势的人不多,在找我做职业规划的人中不超过20%。
5.提问部分设计得很巧妙。学以致用是得到的第一步。通过一问一答,向内自察,向外探索,让学习真正发生。
PART 3 表白得到
就这样被你征服,顽强的我也成了你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