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文字,当如高艥〈舟我〉大艑(bian),顺风张帆,一日千里,方得。如今只才离小佰,便著浅了,济甚事!文字不通如此看。〔僩〕
阅读经典文字的时候,应当如同乘坐高大的船只,在顺风时扬起船帆,一日之间就能航行千里那样顺畅高效,这样才算是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如今(有些人阅读经典时)才刚刚离开小小的港湾或者浅滩区域,船就搁浅了,这能有什么作用呢!像这样不能深入阅读的方式是读不通文字的。
朱子倡导读者在阅读时要全身心投入,追求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阅读体验,能够深入理解文字的内涵,而不是浮于表面、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读书看义理,须是胸次放开,磊落明快,恁地去。第一不可先责效。才责效,便有忧愁底意。只管如此,胸中便结聚一饼子不散。今且放置闲事,不要闲思量。只专心去玩味义理,便会心精;心精,便会熟。〔淳〕
读经典的时候,要去探究其中的义理(文章蕴含的道理和思想内涵),此时应当让自己的胸怀放开阔,保持磊落、爽朗明快的状态,以这样的心境去读书。首先,千万不可以一开始就追求功效(即不要想着从中获得什么实际益处)。一旦开始追求功效,内心就会产生忧愁、焦虑的情绪。如果一直这样怀着追求功效的忧虑去读书,胸中就会像积聚了一块硬饼子一样,无法消散,内心就会一直纠结、不畅快。现在呢,先把那些无关的事情搁置在一边,不要进行无谓的思虑和空想。只需要专心致志地去玩味、体会书中的义理,这样精神就会专注;精神专注了,对于书中的义理就会理解得更加熟练、透彻。
读书,放宽著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读经典的时候,要把心态放宽,放轻松,书中的道理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如果内心忧愁、急切迫切地去读,那么书中的道理终究是没有办法领悟出来的。
读书,须是知贯通处,东边西边,都触著这关捩(liè)子,方得。只认下著头去做,莫要思前算后,自有至处。而今说已前不曾做得,又怕迟晚,又怕做不及,又怕那个难,又怕性格迟钝,又怕记不起,都是闲说。只认下著头去做,莫问迟速,少间自有至处。既是已前不曾做得,今便用下工夫去补填。莫要瞻前顾后,思量东西,少间担阁一生,不知年岁之老!〔僩〕
读经典的时候,必须要懂得其中的贯通之处,就像无论从东边还是西边去探寻,都能触及到关键的那个要点,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会读书。只需要认准目标,埋头去做就行,不要思前想后、顾虑太多,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所收获、达到理想的境界。如今要是说自己以前没有好好读书、没有下功夫,又担心现在开始太晚了,又害怕来不及做好,又怕读书过程中遇到困难,又担心自己性格迟钝学不好,还怕记不住内容,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话。只需要认准目标,埋头去努力读书,不要去管进度是快还是慢,过一段时间自然会有所成就。既然以前没有好好读书,那现在就应该下功夫去弥补。不要总是瞻前顾后,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这样下去,只会耽误一辈子,不知不觉中就老去了,却什么都没学到!
天下书侭(jǐn)多在。只恁地读,几时得了。须大段用著工夫,无一件是合少得底。而今只是那一般合看过底文字也未看,何况其他!〔僩〕
天下的书籍数量极为繁多。要是只是这样稀松平常地去读,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学有所成呢?必须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去研读,没有哪一本书是可以少花精力去读的。如今呢,仅仅是那些按常理应该看过的文字都还没有去看,更何况是其他的书籍呢!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方子〕
读书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广泛全面、周到详尽。我曾经认为,读书宁可详尽也不要简略,宁可基础扎实、从低处入手也不要好高骛远、从高处着眼,宁可方法显得笨拙也不要投机取巧,宁可研究贴近自身、浅近的内容也不要一味追求高深、遥远的知识。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覆玩味。〔时举〕
读书的方法,首先要做到熟读。必须要正面去读、背面去思考(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去理解),左边看看、右边想想(要全面、多方位地审视)。当觉得读懂了、理解透彻了,也不能立刻就说自己完全掌握了,还需要反复地玩味、体会。
少看熟读,反覆体验,不必想像计获。只此三事,守之有常。〔夔孙〕
读书时不要一味贪多求快地广泛浏览,而是要少一些浏览式的阅读,多一些深入地熟读。要反复地去体会书中内容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不要在读书过程中去凭空想象、计算自己能从中获得什么具体的好处。只需要坚守“少看熟读”“反复体验”“不必想像计获”这三件事,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太凡看文字:少看熟读,一也;不要钻研立说,但要反覆体验,二也;埋头理会,不要求效,三也。三者,学者当守此。〔人杰〕
大体上来说,阅读经典有三个要点:第一,不要贪多求快地广泛浏览,而是要少一些浏览,多一些深入地熟读;第二,不要一味地去钻研而创立自己的学说,而是要反复地去体验书中内容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第三,要埋头专注于对书中义理的理解,不要急于追求读书的功效。这三个要点,是读书求学的人应当坚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