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话题略微苦闷的电话挂断后,我思绪万千,忆起几年前的一段对话。
“你知道你妈妈可能活不了多久了吧?”
“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救她?”
“……”
那年,本就身患重病的妈妈手术后持续发烧一个多月,退烧针、退烧药用了很多依然不见效,妈妈被烧折腾得非常痛苦,可医生找不到原因。她虽挣扎着起来走路,却是随时会倒的样子。相熟的叔叔阿姨们陆续过来看望,说些安慰的话。
有一个叔叔并没有安慰我,他在我回家取东西的路上拦住我,问了我上面两个问题。听完我没有回答,掉头就走,十分生气。
我气什么?这是我的妈妈,我能不救她吗?!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他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太不近人情了!
“如果让你重头来过,你还会这么坚定地想尽方法救你妈妈吗?”
“当然,她是我妈妈,而且她当时求生意志非常强烈。”
“假设她自己想放弃的话,你会放弃吗?”
“……”
上个月底,一位朋友又问了我两个问题,这次我还是沉默了,并不是生气,而是清楚知道答案——“我不想让妈妈放弃,即使知道她病得很辛苦”,但我说不出口。
是谁需要了谁?
面对痛苦时,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毫无选择,可真的是这样吗?
痛苦是一种苦,若持续多年,还会成为一种瘾,且戒除甚难。唯一的解药在自己身上,你是否看得见这种瘾,看得见它的苦,看得见它的乐,听得见你心底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真正看见后,我们便可以选择,继续拿着与坦然放下没有区别,因为心都自在。
——叶美英 写于2016年9月10日广州
【一小时一篇文】
用一小时写一篇文章,成稿后不再做任何修改。
叶美英
13年的码字人,却与文字貌合神离了12年;素食者;修行人,以写作和生活作为修行的切入点,信奉“生活即是禅”,目前坚定地认为“不能回到生活实际的修行就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