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做设计的“变”与“不变”

2017年小鸡快跑

2016年末我遭遇瓶颈

2016年,我在一家互联网+医疗的创业公司工作。这一年在我Leader的指引下,我接触了很多产品与交互知识,也参与了部分产品设计的工作。作为一个非科班设计师,我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实际项目中需要什么知识就去学习什么。在创业公司,我被练成了多面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尝试了许多设计门类。最后我发现,理工科出身的我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强,我比较适合做交互和UI设计。从运营设计到UI设计,依旧是以用户为中心,然而转做UI让我感到吃力。适逢当时公司内部变动,于是我就考虑离开那里,主动静下心来做一些改变。适当停下来,收获或许更多。

一些需要坚持下去的习惯

基于解决问题的学习最有效

2016年,我做了n多PPT。相比于2015年的难产,这一年我突破了自己。做PPT分享,其实是一个高品质输出的过程。不停地输入输出,才能以最快速度学习。希望这个习惯能继续坚持。


部分PPT

项目逐项拆分做好时间管理

把大小项目拆分再拆分,每个阶段都设置一个deadline,并且留出buffer。唯有这样,才能战胜拖延症。从我工作后第一次背锅后,我就一直把这个方法谨记于心。


系统项目甘特图
系统项目甘特图

2017年初自学UI需要关注些什么

充分了解UI上下游的工作内容

比“设计”更难的是“推动设计落地”。在产品设计开发的流水线上,了解上游产品需求、下游开发难度,有助于更加高效地沟通。所谓的“全栈设计师”并不是样样精通,而是一专多能,对产品设计有更加全面的知识涉略。这里需要做产品交互代码入门方面的学习。

数据和体验驱动UI设计

每一次设计都要前进一点!我在上一家公司参与的产品项目时,就遇到了迭代艰难的难题。现在想想,究其原因还在于离用户太远了。好的UI核心在于让用户满意,因此,我们最好能基于数据调研去做出设计决策,这才是理智有效的。这里需要做用户研究、体验设计方面的学习。

借助新工具来改进workflow提高效率

设计工具软件也是产品,来自设计师的产品需求催生了许多新兴的软件。如今Adobe已不再称霸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寻求更高效的工具和工作流程(workflow)。有些软件对设计师甚至非设计人员来说,都非常容易上手,所以新人弯道超车也是可能的。新工具、人工智能等可以帮人们从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在未来人的创造力会越来越成为迫切需求。

sketch+插件=无限可能

一周上手Sketch,再补充学习设计规范,即可开始UI设计之旅。这个软件是完全为UI设计而开发的。同时还有各种开源插件可供下载使用,非常强大!


Snip20170215_4
Affinity Designer——矢量做图+像素笔刷

Affinity Designer 是一款可以替代Illustrator的矢量设计软件。他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开启了像素模式,在AD里不仅拉曲线和渐变效率很高,而且我们还可以使用像素笔刷哦!整个作图workflow可以在一个软件中完成,超级赞!


Snip20170213_3
C4D模拟光影做图标

就在去年,C4D在互联网行业设计圈里流行。随着电脑配置的升级,现在个人电脑也可以轻松跑起3D了。3D软件可以模拟光影,只要调整好把光源,渲染输出即可。因此对于懒人新手来说是福音,如今细腻的光影可以用软件来模拟生成了,真的很奇妙!bjango上有一篇分享文章——《My Mac app icon design workflow》,推荐大家阅读。


macappicon-displaybuddy

我近期使用的小工具推荐

  • Instapaper-稍后读
  • Mweb-Markdown写作
  • 潮汐-白噪音专注
  • Keep-身材管理

新的一年,希望专注,再专注一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