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满月之后,吴珍分别给两个孩子取名为:心语,星辰,姐姐叫李心语,弟弟叫李星辰。
1998年,两个孩子已经七岁,吴珍也因为这些年的工作,表现突出而被调回县城。
记得,当初吴珍要把两个孩子留在娘家的时候,李海和她的母亲都有非常大的意见。李海觉得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孩子,不需要靠岳母一家。
可吴珍却觉得,自己婆家没有什么文化,怕将来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而自己的娘家就不一样了,书香门第。自己的爸爸妈妈也都是退休人员,有文化,有素养。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显然更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月子期间,她就趁着李海没空的时候,把两个孩子的户口早早地上在了她的名下。
当然,纸是包不住火的。当李海说要给孩子上户口的时候,吴珍胆怯的对李海说:“我已经给孩子上完户口了。不过你放心,孩子还是跟你们李家因姓。我只是为了孩子将来着想,把他们的户口上在了县城,这样,他们将来就可以在县城读书,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不…是,珍珍,这么大的一件事,你怎么能不跟我和妈商量?就自作主张了呢?我这边还好说,可是,妈那边,我怎么交代呢?她盼孙子盼好几年了,可现在孙子是有了,却要上在你的户口,你让她老人家怎么想?”
没等珍珍说完,李海已经在这边咆哮开了。这是李海第一次那么大声的对珍珍吼。这也是吴珍第一次看到李海的脾气暴走,她当时就懵了。
“你吼什么吼,我不都是为了孩子吗?你妈,你妈能有什么意见?孩子入在我的户口,就不是她的孙子孙女啦,再说了。你以为入个城市户口容易啊?我托了多少关系,你知道吗…?”
李海一看,吴珍还在那涨着脸,大声嚷嚷。他不知道怎的,突然就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似乎有点陌生呀。
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轻轻地吐出。李海默默地走出了吴家的门。他想他需要回去好好想一下,怎样跟自己的母亲交代?至于这边,他觉得,还是暂时回避一下吧!等他和吴珍两人都冷静了,再说。现在,两人正在气头上,说的越多,只会越伤人,那不是他想看见的。
就这样,两夫妻有了结婚以来最大的分歧和争吵。
李海回到村子已经是傍晚了。可他还是不想进家门,因为只要一进去,母亲肯定就会问他有关孩子和吴珍的一系列问题。他害怕自己的情绪,被母亲看出来。
李海,很想找个人来吐槽自己心里的郁闷。于是他来到阿旺的家,进门的时候,阿旺一家人正在开开心心的。吃着晚饭。阿旺看见他就乐呵的招呼:“海子,你怎么来了?吃饭了吗?要不跟我们一起吃点!”
李海有点脸红:“不用了,你们吃吧!我…我今天来找你说点事,你吃完了吗?吃完了,跟我一起到路边走走。”
阿旺和李海来到村口的大树下。他们一边把石子扔在在远处的田野上,一边在悄咪咪地说着话。
“说吧!什么事儿?让你这么郁闷。”
李海抬头看着自己的这个发小,他真像自己肚里的蛔虫。他在想什么,他似乎都懂。
“唉,还不是孩子的事。你知道吗?我今天跟珍珍说:明天要给孩子上户口。可她突然跟我说,孩子在坐月子的时候,她就已经找人上完户口了,而且是上在她的户口里。”
“啊!她胆子这么大呀。那你妈这次肯定得发火。毕竟,从来也没听说哪个孩子入户口,是入在妈妈的户口里。”
“不对啊,那小孩跟谁姓呢?”阿旺又一边咋咋呼呼地喊到。
“想什么呢?孩子当然是跟我姓。”
“那还好,那还好,算你老婆还有点分寸,不然这次你妈肯定要翻天了。”阿旺说完还用手拍拍自己的胸口。
“可不是吗?可她说了这一切都为了孩子。其实她说的,我也懂。我生气的是,她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都没有跟我商量,就自己偷偷的去做。”
“那你怎么想?再去改回来,这户口不太好改吧!”
“改肯定是改不了啦!我现在比较烦恼的是要怎么跟我妈说?”李海在那惆怅着脸。
两人这一聊,就聊到了月上梢头。
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