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对天才的最强力反对声明
最近又重温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刻意练习》讲解了我们如何通过有目的地练习不断提高改进自己的技能水平和与之相对的心理表征,从而走向卓越之路。这本书里面总结了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提高的一些原则和具体方法,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工具和知识的变化,“刻意练习”的方法也可能相对提高,这本书所讲的刻意练习的学习法则反而不是那么重要的。再次重读这本书,我感受最明显的一点是这本书的基石思想,它反复在书的各个篇章中出现,从里到外透露出的最直白的宣告——对天才的最强力反对声明。
在科技尚未从此发达,尤其是科学思想尚未流行的年代,我们往往搞不懂一个人是如何变得如此优秀,最后超越绝大部分人,成为顶峰的存在,于是我们怀着一种敬畏,把这个归结于上帝或者自然的神秘力量,我们把这叫做天才。在我们的想象中,天才的种子往往在一代又一代人中间随机跳动,于是在一个行业里,有了一代又一代巨星的横空出世,他们前赴后继,引领着人类方方面面发展的最高峰。
而《刻意练习》的基石假设则是作为人类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是何其相似,哪怕基因的不同表达,可能天生赋予你一些身高、体质或者反应上面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同学习,同刻意练习带来的提高相比也是不重要的。在技能的学习和养成方面,我们需要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惯性动作和反应,在这里原始的一点优势绝对称不上重要的因素,甚至不构成是影响因素。
这其中,最应该破除的就是对智力的迷信。我们往往相信智力的高低决定着学习的快慢,进而决定了一个人的技能水平,最终影响了一个人的成就。而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智力测试往往由记忆力,计算能力,空间能力等等构成,而以上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可以通过可以练习来提高的,并不是人生下来就是固定的水平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作者用自己的实验鲜明地证明了任何一个普通人经过培训都可以记住100位以上的数字,记忆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而现代任何一个行业的精深和复杂程度,都决定任何一个人都需要长期的钻研和训练,都不是智力所带来的一丁点的初期优势可以比拟的,除非你坚持训练不断自我磨砺和提高。
借助于现代研究范式和神经、心理等科学的发展,我们可以揭开卓越人物到底干了什么如此优秀,在完成本专业时他们在干什么。作者告诉我们,卓越人物面对本专业建立起来了更加有效、更加高质量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是他们在处理专业过程中所不断迭代提高,同环境交互影响所建立的范式。而这种范式,只能通过长期的可以联系所不断磨练、总结、提高。哪怕不是训练最为刻苦的,卓越人物的背后所付出的时间都是本行业最顶级的,在基于更有效的方法和更快的迭代提高的基础上。没有传说中天才的一蹴而就,只有日复一日的不断提高。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对天才的强力反对之后,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思想?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点一切归诸自身,命运由自己掌握。看到别人所取得的成就和自己的巨大差距后,不再是人家天生优秀,他是个天才或者他就是适合干这个,一句轻飘飘的话语把责任归结于天知道的幸运因子,归结于造化弄人,帮助自己选择性只能看到别人在山巅闪耀而看不到付出同样是九层垒土成高山,而你只是小土坡,帮助自己不去寻找机械性练习毫无进步的原因,于是可以心安理得地去继续玩游戏,刷手机,或者继续为并无意义的艰辛付出而自我感动。而是知道除开可能存在的运气,这一切主要是自我决定。正视差距,从而可以内窥自我,客观公正地进行分析。
第二点就是自信一切皆可为。破除天才之论不是让我们仰望卓越,而是知道通往优秀是一条坚实的楼梯,而不是峭壁。这条楼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方法一层又一层地建造出来。看到差距不是望洋兴叹,而是一种正视现实后的自信,自信一切皆可为。须知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恰恰是进步的动力。对任何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进行认真研究,我们都可以发现背后隐藏的科学方法和奥秘,哪怕是魅力、人缘等这些东西,借助互联网力量和积木式研究范式,我们今天有最强大的自我改造武器,需要付出的则是我们的勤劳、汗水和决心。
是什么决定了最后你登临顶峰?
是你的野心、意志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