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叛逆的人。也是个倔强的人。但是在看到那条短信之后,我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题记
先谈谈我的成长经历吧。
我的母亲,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从我上小学起,母亲便辞了工作,租房子陪读。只有父亲一人在外工作的收入,大部分的支出都用在了教育上,生活费用一再被压榨,类似看电影过生日买个蛋糕什么的只能是奢望。
我理解她,她小时候成绩很好,却因为家境拮据,不得不放弃学业。所以她把这份遗憾寄托在我身上。我没想抱怨什么,但是日子确实过得太苦了。因为总是穿旧衣服,难得穿一次新的同学们都会投来五味杂成的目光。
那时候电脑已经普及了,租的房子是毛坯房,一年一万多块。连黑白电视也没有。我有一个老年人用的收音机,平时用来听英语,午饭的时候听一听新闻。如果有必须用手机的时候,就借用母亲手机,蹭奶茶店的wifi。高中的时候学的非常苦,一个人坐在班级的角落里,除了上厕所,一天都坐在座位上,也不参与后排小团体的谈天说地。
如我母亲所愿,2017年高考发挥的很好,(如果我没记错)我排在了全校第17名,拿到了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是否应该知足了?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有所回报,像极了所谓小说的结局。但我是个叛逆的人。我讨厌一直充当温顺的绵羊,讨厌沿着别人设计好的路走。对于这一切顺心顺意,我却发自内心厌恶。我甚至开始憎恨母亲,没有给我一点自由的权利。大二的那一年,我选择报名参军,没有询问他们的意见。直到政治审核,武装部的电话打给了家里,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叛逆到了这种程度。
争吵已经毫无意义,退出只能招致更糟糕的后果。他们终于放手了。
我拒绝他们来送行,理由是路途遥远。
于是父亲在我临行前一天,因赴北京工作途径天津,顺道来看我。爷俩在食堂吃了饭,我陪他等公交。两个男人,没有很多言语。
“多保重,儿子。”
我看着衣着单薄的他上了车。
出发的那天,火车站黑压压全是送行的家属。我没有在人群中找到他们的身影。透过火车窗,我看见一个大家子,依依不舍拥抱身着戎装的他。我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望着他们发呆。
突然手机提示音响了。
是12306发来的,我想起来之前帮父亲买车票,注册的是我的手机号。默认为免打扰短信已经攒了好几条。
是上车提醒。父亲的火车票上写着,合肥南站到天津站,站票,往返。
合肥到天津,火车得站12小时。一通宵。
根本就不是顺路。父亲在北京的工作早已结束。这是为了照顾倔强的儿子而撒的善意的谎言。
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