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家宝宝刚出生时对世界充满好奇,睁大的双眼,张大的嘴巴,竖着耳朵的情景吗?我们的孩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学习便于他们脉搏一起跳动,他们的感官机敏无比,盼望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然而,随着他们成长,一旦走进课堂,他们或嬉笑打闹、或如坐针毡、或交头接耳精神难以集中,或是有各种学习上的问题,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美国作家斯坦利.格林斯潘提出了学习树的理论,这是系统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新思维。那么什么是学习树呢?
学习树强调:感觉系统、思维能力是学业能力的基础!如果把一个人的能力比作一棵树的话,树根吸取营养,负责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树干负责层层递进地思考;树枝就是各种学习能力,包括阅读、数学、写作、口语表达以及组织能力等基本学业技能。
在树根这一层次,主要讨论信息接受、处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视知觉、听知觉、触觉、嗅觉、空间感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在另外一本书《有能力的爱》中所提到的孩子的感统能力发展。感统能力发展不充分的孩子,吸收各种信息的能力会在某些方面偏弱,或者说对同一件事情,他们感觉到的信息完全不同。他们表现出来的似乎都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听话,但有的孩子的问题出在不能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正确的解读,有的孩子的问题出在不能对即将开展的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就像发烧是一种症状,有人发烧是因为细菌感染,也有发烧是因为炎症,所以当你看到发烧的时候,你不能仅仅关注发烧本身,只吃退烧药,而是要找出根本原因。
像不断从土壤中吸取营养的树根,我们身体的感觉系统,每天都在接受纷乱复杂的外部信息,但不同孩子对同一信息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在我们谈到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学业能力之前,我们要先考虑感觉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4点:
1. 感觉系统对良好的思维发展至关重要。
2. 感觉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削弱我们的思维能力。
3. 很多感觉缺陷会引起相同症状或问题。
4. 某一特别的缺陷会引起多个问题。
让我们以孩子的“注意力缺失”为例,来看看感觉系统的如何影响注意力的。注意是一个动态的主动的过程,同时有涉及很多神经系统。注意包括接收各种景象、声音、触摸等信息;加工处理这些信息;规划行动和执行行动。只有孩子能够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并理解信息同时进行行动规划并执行行动,那么他们才能够集中注意力。
因此,当一个孩子不能够很好地听取语音、快速准确地进行语音解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觉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必然影响他的语言能力、学习阅读和理解。同样,如果孩子在接受视觉信息、视觉-空间信息等方面存在问题,他就不能很好地提取整个画面的信息,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出判断、组织、执行多个步骤的行动计划,必然也会影响他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所有这些对他的影响表现出来的,似乎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他没有能够对你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有效的反馈、规划和执行。
事实上,孩子的视觉、听觉发展良好,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他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又能够促使孩子不断地表达自己,在通过不断地表达、互动过程当中,他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当他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之后,才能更好发展他的各项技能,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他很专注,因为他的各项技能读应用的很好。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来提高孩子的语言发展。
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我们的孩子出生之后,为什么他首先注意到的、依赖的是你?而不是孩子的祖母或者是保姆?
我们会发现很多妈妈在生完孩子之后会成为话唠,不停地对着孩子“啊啊、呜呜”地发出声音,还会对着孩子做各种夸张的表情。事实上,妈妈的这个过程正是在充分锻炼孩子的视觉和听觉发展。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当中,妈妈们往往投入了巨大的感情(表情和热情),而孩子总是会对妈妈的感情报以语言或者非语言的反馈,他会踢踢脚,或者会啊啊地叫...妈妈的温情在不断吸引孩子关注着你。孩子也在不断锻炼他的口腔运动能力,妈妈在不断地赋予声音以生命活力,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口势让孩子区分开了很多不同的发音;妈妈们也总是特别会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去逗孩子;而孩子在通过学习他所感兴趣的事物的名称过程中,会不断积累很多词汇。这种妈妈以经验和情感为基础的交流,让孩子能够快速的学习。
简单说,孩子语言技能的提升有几个步骤:辨别声音、赋予声音以生命活力、辨别混合音、鼓励孩子重复简单的单词和句子、鼓励孩子参与他所喜欢的活动与事情。当孩子把声音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之后,以兴趣和经验为基础,不断帮助孩子思考,就能让他快速记忆、理解更加复杂的词汇和表达,然后又通过反复的以兴趣为基础的练习,孩子就能快速掌握语言技能。
当孩子的语言技能有了很好的发展,他还需要有运动规划和排序能力,这是保证学业成功、运动规划、排序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所谓的运动规划和排序能力,事实上,我们说的就是孩子的肌肉张力,平衡感、身体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当我们提到运动规划和排序能力的时候,我们又会回到一个永恒的话题—情感。婴儿转向妈妈的声音,是因为他发现妈妈的脸具有抚慰性,这是婴儿想重复这一动作。一旦他能跟随妈妈的脸,他就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妈妈开心的笑容。参与、感情,动作规划和排序等共同在起着作用。
情感需求在婴儿在成长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促使婴儿去做很多高难度动作的重要原因。通过这样的互动与交流,孩子与妈妈的亲密关系进一步的确立,妈妈帮孩子在共同解决着问题,而孩子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愉悦,提高了动作规划能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强调:请避免给孩子过多的物质奖励!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孩子与生俱来地因为情感需求与父母在不断进行互动,父母的鼓励和夸赞,往往是孩子不断探索和进步的原动力。
树干是儿童基本能力的核心。他负责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之后才能正确地思考。树干的思维能力是层层递进的,总结起来,有九种思维能力:
1. 注意世界 2. 参与世界3. 互动和交流 4. 共同解决问题 5. 利用有意义的想法 6.逻辑思维 7. 多因素思维 8. 比较/灰色地带思维 9.反思性思维
这九种思维能力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就能充分应用与学业以及社交上。让我们通过妈妈养育孩子的过程,来看看如何来发展孩子的这九种思维能力。
1. 最早的思维层次是孩子注意世界!
这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开始发展了,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第一次打量这个陌生的世界时,你温柔的话语、轻柔地抚摸、温和的表情像磁铁一般强有力地吸引着他,使他感到了一种轻松的愉悦之情,将注意力头放到你的身上。孩子看到的越多、听到的越多、闻到的越多、触摸到的越多,所遇到的运动模式以及体验到的不同情感就越多,他的注意力也就越强。
2. 第二思维层次:参与世界
当他注意到了妈妈,你们两个人一个微笑,另一个用微笑作出回应,或者孩子发出“啊啊”的声音,你也有节奏地发出“啊啊”的声音与他进行互动,这个就是你们之间在建立信任感、安全感和亲密感,这也是我们所有人能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情感原动力。在孩子参与世界的时候,你需要跟着孩子的丝思路,发现他的兴趣,确保他在每个年龄阶段都积极的参与。由兴趣引发的各种情感和关系则使我们在各个年龄段都与世界保持联系,也正是通过情感,我们才能继续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建立更高一级的思维层次。
3. 第三思维层次:互动和交流
通过注意和参与,孩子看懂了你的信号,并开始给各种信号作出反应。而你需要做的,是和他进行各种非语言文字的交流,一个接一个的环节用肢体语言、语言教会孩子如何带着明确的目的,或按照一定的逻辑,促使事情发生;以及抓住每次语言交流,引发更加完善的对话以及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一个真正的理想对话是从你的孩子已经产生的某种兴趣开始的。那你需要做的是坚持不断地尝试明白你孩子的兴趣在什么地方;并且学会制衡,比如你会激起他的热情、抚慰他生气的情绪,会设法让他平静。孩子与家人的互动方式就是孩子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4. 第四思维层次:共同解决问题
当孩子学会双向交流之后,能够表示自己想要什么,一旦得到自己想要的,他会感觉到那些琐碎独立的片段连接在一起,会完成一个交流模式,能够解决很多问题。这是他认识到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的开始,这是科学思维、试验思维,创新思维的开端。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爸爸妈妈应该学会给孩子提供选择,而不是代劳、或者直接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来做。
5. 第五思维层次:利用有意思的事情
孩子在和我们共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尽量让过程变得有趣、使他尽可能多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这是一切科学技术、艺术的基础,发挥想象力的过程,也是孩子从思考中得到乐趣的过程。
6. 第六思维层次:逻辑思维
在孩子学会共同解决问题和发挥想象力的过程当中,他会有很多的“为什么”。而我解决因果关系的过程正是锻炼孩子逻辑思维发展的好机会。较小的孩子在对话中,经常出现缺乏逻辑过渡的情况。爸爸妈妈要学会提问题或者假装大惑不解来阻止孩子非逻辑性的逃避。很多时候,当孩子有某种情感的理解,但无法表达的时候就会有非逻辑性逃避。因此,理解孩子的情绪以及教会孩子对基本情绪的细腻表达,是孩子学会自由运用各种思维技能来表达思想的重要方面。
逻辑思维会引起各种新技能的联系,包括那些阅读、算术、写作、辩论和科学推理等有关的技能。在具备了以上这六个思维层次后,孩子会发展更敏感,更复杂的逻辑,思想产生更微妙的情感变化,更有把握来认识自己。这个时候他会发展三个高级思维能力。
7. 第七思维能力:多因素思维
所谓多因素思维,就是孩子已经具备了给一种行为或者情感多种解释。这时,父母需要通过提出许多观点和列举多重原因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思考,这也使得父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让他能够更好理解别人的情绪。对社交能力和情感处理来说,弄明白各种情感和具备相应的情感反应能力很关键,而且对学业也很有益处。理解他人的内心、生活与情感世界,还能帮助孩子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动机历史或者新闻中的人物形象。
8. 第八思维层次:比较思维&灰色地带思维
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的同时也在学会比较思维,这包括对所有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灰色地带思维就是孩子能够理解不同程度的、不同情感不同事件,以及不同现象或者他们的相对影响。灰色区域的发展非常重要,这能够帮助到孩子从单级化思维,即将世界看做非黑即白,向精细思维过度;只有具有精细思维的人,才能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细微和复杂之处。理解事物程度上的差异,有助于孩子早期的思维层次更快地发展,锻炼辩论、协商和妥协等各项能力。因此,在实际的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尽可能多给孩子不同选择,让他去思考,去培养灰色地带思维。
父母亲在这里都可以反思一下,在你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存在限制孩子的活动、想法、做法,以我们的标准在不断地限制着孩子灰色地带思维的发展。实际教养过程中,家庭有强势的父母、或者家中有洁癖直接教养人员存在的时候,孩子往往被强加了过多的限制。
9. 第九思维层次:反思性思维
反思性思维是能够对自己本身进行思考,给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的能力,反思能力和自我判断的能力是重要的批判能力,正是通过自我批评和分析,才使我们从经验中学到很多东西。孩子学业和学习经历越丰富,就越能将反思思维能力用于相关的认知领域。对孩子来说,他们的社交圈子越宽泛,就越容易去反思应该选择和哪些朋友交往。挑战你的孩子,让他尝试着阅读不同的书籍,培养各种爱好,广交朋友,从事各种运动,弹奏各种乐器,并就不同问题发表见解,你就会鼓励孩子真正的进行反思性思维。
在以上所有思维能力具备的基础之上,你可以启发孩子进行“角色互换”,孩子将会学会更好的应用以上思维能力进行思考,做感觉的主人,完善和丰富各种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