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开始的时候,发现了儿子开始不写作业,当时情急想让他改变现状,每天做好计划,完成任务。就签了一份家庭协议,他也提出了要增加游戏时间。其实从一开始这个协议我就阴约觉得有交换的味道,不合适。我其实是接受不了那么长的游戏时间的。但已经达成了共识,我也让他按协议玩。但真正开始让儿子完成任务的时候,他开始抵赖了。说他做不到。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有情绪。难道协议只是约束我们的,对他就一点没有用吗?
反思自己这两年来,虽然知道游戏和学习要分开处理,但潜意识里还是认为我给了儿子恩恵,同意让他玩游戏。那他就应该好好安排时间,认真去学习。当儿子学习上没有达到我的期待的时候,我就会想是不是因为让儿子玩游戏他学习才退步的。但当儿子和我说他完成了作业,要玩一会的时候又违心的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首先,我自己对儿子学习还是有期待,还是想着他可以有个好成绩,好未来。其次,我自己对和儿子关系上还是太看重,他只要给我个微笑,我就会忘了自己的原则底线,去满足他的要求。虚假满足的结果就是他不开心,我也不满意。
学习是儿子自己的事情,学或者不学都是他的选择。游戏时间应该严格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这是我能接受的底线。或许这样分开处理是根本的解决问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