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小分队里,越明抛出了一个问题:首席提问官萧秋水每一日一问“如果你的目标是赚取一个亿的财富,对你来说最大的障碍有哪些?(如果你已经赚到了一个亿,则可以回答对于赚取十个亿的障碍)“。看着群里汉城等人的回答,我感觉1个亿离我好远,不说赚1个亿,赚100万对我来说都远得像在星空。我想了想,发出了自己的回答:”我最大的障碍是我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赚到1个亿。”
青海在里面提醒我,我答非所答。而我看着他的话,我觉得我的回答一点问题都没有。确实是,像我这种,本分的、稳定的、饿不死、又撑不死的工资,如何赚1个亿,真是天方夜谭。甚至说,我是心有所想,而能力远远达不到。可关键是,我想赚1个亿。既然想赚1个亿,为啥不能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呢。得了,这才是问题答案的关键。如此,我才发现,原来有时,我真的GET不到问题的重点,抓不住问题的要点。或许,这真正就是我思维的局限所在。
我不禁又想起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
那天,上级领导到我们单位调研,觉得我们单位工作做得不错,要求我们单位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制作成视频,向其他单位推广学习。领导把制作视频的文案工作交给了我。领到任务之后,我上网查了一下视频文案,感觉没有自己想要的类似的文案。后来,又向微信群里的朋友请教,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时间紧迫,于是,我没有深入思考,便按照原本写材料的思路,把文稿初步写了出来。写完之后,感觉写得很不错。然而,交上去之后,被领导即刻毙了。然后,他纹我,你知道这份文稿是做什么用的吗?我很认真地回答,是制作视频的。他又问,你知道视频的特点在哪里吗?我疑惑了一下,接着回答,就是跟电影一样,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他继续说,对啊,视频是 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那你看看你的文稿,你写的时候,脑海里有一幅一幅画面闪过吗?你写的时候又想过怎么拍下去吗?这个文稿不同你以往写的材料,是不是立意和结构的搭配,而是画面与文字的搭配的。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不是不会写,而是没有抓住要点写,没有抓住关键写。
视频的事件之后,他又要求我写一份关于会议的发言稿。这次会议也是延伸上次上级领导调研,提出要学习交流而召开的。这次的发言稿,我没有像上次视频那样,缺乏思考,而是在下笔之前,很认真,很深入地思考了如何写,写什么,怎么写。我想了,既然有服务专题视频,那么领导的发言稿就要有别于视频内容,不能说百分之百不相同,但是起码要有90%是不能相同,否则,参加会议人员会产生极大的审美疲劳。或者,我换一种写作方式,用另一种写作语言,另一种写作风格。然而,我始终思考与纠结的问题在于如何写、怎么写,而非为什么而写。在思路畅通的驱动下,很快就完成了整个发言稿。为了把整片文稿的水平提高,我甚至反复看了不下十遍,然而做出的改动仅仅只是一些小的词语。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篇高质量的发言稿。
周一上班的时候,我带着喜悦的心情,向领导递交了发言稿。我似乎已经可以预见到领导的赞扬了,耳边仿佛隐约响起了他的肯定声。然而,半个小时过后,领导把我叫进了办公室,随即把他的发言稿提纲给了我。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离好的发言稿还差着好几万里。他说,你有一个优点就是不知道文稿的目的所在,也能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但你的缺点也在于写的时候,没有认真想为什么而写。我顿时面红耳赤。的确是,我写的时候,只注重于怎么写,而非为什么写。所以,我总是把问题的顺序搞错了。简单来说,就是我的思维总是错乱的。
我应该是先领会为什么而写,然后才到如何写、怎么写。这才是我为什么一直格局不够大,任督二脉一直有待打通的原因所在。
人总得先知道为什么而活,才能知道如何活着。就如同开头的题目,你得知道自己有赚1个亿的想法,才能想清楚自己如何赚1个亿。在看到的在开篇时的回答后,青海给我打了电话,他一针见血,也说出了我的问题所在。我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却又忽略了如何达到目标的途径。或者可以说,我有目标,没有没有实现目标的计划、措施。
所以,我的1个亿,最大障碍在于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分解目标,用哪些有用的方法达到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