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这四章的结构就很清晰了,孔子在朝的时候无非四件事情,对待下属上级和君主的人礼、接待来使和出使他国的国家之礼、还有公共场合的礼仪。
10.2
【原文】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译文】
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同下大夫交谈,从容不迫却温和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却正直的样子;在国君面前,恭敬而略显局促,步行舒缓、仪态适中。
【解读】
那在朝主要是有三种关系,与下属、与上司、与最高领导人。在整个系统中,这种位置的关系是的确存在的。
10.3
【原文】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译文】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来宾,孔子神情马上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了。他向周围的人作揖,左右拱手,衣服前后摆动,却显得很整齐。快速向前时,步伐轻快。来宾离开时,他送至宾客不再回头了才复命,一定回报说:“客人已经走远了。”
【解读】
这里是讲孔子接待来宾。因为国家之间的宾客接待,不仅仅是人的事情,更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处,所以这方面的礼一定要很重视。
10.4
【原文】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mò)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cú jí)如也。
【译文】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恭敬的样子,好像无处容身。站,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庄重起来,脚步加快,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的样子。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也是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等到退出来,走下一级台阶,脸色才舒展开来,心情舒畅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轻快舒展。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稍有不安的样子。
【解读】
这里是在讲孔子在公共场合很谨慎小心的样子。因为公众人物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举止影响更大。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好的话就好不好的话就是负面影响。
10.5
【原文】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译文】
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手里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拿不起的样子。向上举时象作揖,放下时象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畏惧谨慎的样子,碎步行走,好像沿着一条直线似的。在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外国君臣私下会见的时候,显得轻松愉快。
【解读】
这一章是在讲孔子出使他国的表现,因为这都体现了国家的各个方面,所以尤其需要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