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无聊时刷起微博看到这么一则短讯:美国纽约23岁的妮科尔·多兹参加布鲁克林小姐和斯塔顿岛选美的比赛,还夺得“布鲁克林小姐”亚军头衔。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说:
“我最开心的是,我的工作真的会让人们感到震惊。当我告诉他们我的职业时,他们绝不会猜到是清洁工,很令人惊讶。”
而在布鲁克林每年约有10万名求职者申请这个清洁工职业,而只有500名左右的求职者被选中。由此可见想要竞聘一名清洁工,比选美比赛还要困难。但妮科尔·多兹这位23岁的选美小姐,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以她能够在十万名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清洁工。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简单地走过多变的人生,在茫茫人海中也无法轻易与人擦肩而过,无法爱恨分明、单纯崇敬或鄙视,无法轻易地决定自己的未来。外在命定的一切不可改变,不受偶然左右的内在命运却真切地操持在自己手中,而这一种不受偶然左右的内在命运就是我们的人生规划,我们必须真切地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接下来就是为所“想要的”去做什么,然后才能实现“所想要的”,这就是人生规划。
在读本科时,我认识的一位导师就是一名实现了人生梦想的成功人士。导师来自广东潮汕的农村家庭,家里有四姐弟,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特别严重,而她作为家里的三姐,一出生就被送到了无儿无女的姑姑家,直到上了小学弟弟出生了才回到自己家。上中学时受到老师的启蒙,看了很多西方文学,整天思考着这个对于我们人生道路上很重要的问题——我是谁?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后的我要到哪里去?
或许是因为未谙世事时自己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曾被寄人篱下,而自己不甘于当下,无法割舍生命中不幸的日子,想要自己有意识地接受外在命定的一切而不是任人左右。做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划,在本科毕业时不顾家里亲戚反对毅然决然自己贷款读了研究生,在读研时研究了不少课题,在业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然而然在研究生毕业时又读了博,结识了现在的先生。现在她已经是某所高校的教授了,福利待遇各方面都不错,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还得到了学校人才引流政策分到的一套房,孩子入学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每年寒暑假时不时还一家出国游,艳煞旁人。
而她的大学同学A在大学期间就是得过且过,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县城托关系找了份文员的工作。日子过得安稳,又不用瞎折腾,日子过得潇潇洒洒,混了貌似三年,到了婚嫁年龄,家里催得紧,县城择偶范围狭小就通过相亲对上眼就结了婚,婚后就专职在家做了太太,慢慢与社会脱节了。在一次聚会中去到了大学同学A的家,发现她一整天不是看电视,做家务就是哄小孩,整天无所事事的样子,每天围绕着家庭而过活,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不知不觉地溜走了,同时也带走了她那位大学同学的梦想。
在人生当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比高考还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就像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一种面对梦想,面对现实而需要作出抉择的选择题,有时候选择比努力还重要,这个坎能否迈过去,就取决于我们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基本奠定了我们未来发展的格局的成败。
曾看到过题为《当年的学霸怎么一步步变得平庸》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及了名牌高校被老师家长寄予厚望,未来理所当然会成为各界领军人士,让同学羡慕的学霸在毕业后怎么一步步变为平庸之人,实在是引人深思,他们并非是无人赏识,而是他们不懂得人生规划,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过去的求学生涯中,他们被灌输了“只要取得好成绩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思想,所以毕业后面对千千万万的求职部门,自己不懂得如何取舍,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只能回到家乡在父母亲戚安排下坐着一份看似安稳实则磨灭梦想的工作,当被生活的棱角磨平了原本有些嚣张跋扈的心,明明不想成为其他人,想做回自己,却已被迫成为随波逐流之人。
有时候,有些东西,往往是如约而至,你所付出的,总归属于你。趁着年轻的时候,在人生的一些骨节眼的节点上,做好人生规划,把握住时机,别在年轻该奋斗的时候放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