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到2017年4月,短短这么半年多,汕头的房价疯起来。引发三个思考:
一、去年十月份以前,市区东区房价到了8/9000元,就已经卖不大动了,都是以首批开盘的6/7000房源为市场焦点,均价在8000为主力价位。大多数刚需购房者,都表示房价已经跟汕头市民普遍收入水平差距有点大,购房压力比较大。
十月份以后,东海岸片区开始发力,房价一路飙升,从以前开盘7000多,冲到一开盘9000多,新春期间,以龙光御景天禧、碧桂园、等带头冲过12000。然后就紧跟着国厦云湾、中海凯旋门、合群天合名门等等一路疯抢。
但是,原本非常火热的御景江南、大悦城、紫云心语、星湖城等等,都有现房8000/9000的二手房源,就是卖不动。无论从区位成熟度、价格的合适度,做为刚需的居住考虑,怎么都比十年后才会成熟的东海岸强啊,怎么就偏偏舍近求远,舍平求贵呢?原本的那些7/8000还嫌贵,买不起的刚需户上哪买房了呢?
不管刚需户到哪买房去了,可以看出,上列这些房源已经是现房了,一买就得立马做证。没有了炒作赚差价的时间差,由此可以判断,最近东海岸火热的购房群体,主要构成是投资和炒房客。
二、这些炒房客抢了12000的房源,必定得快速转手出去啊,那么接盘的投资客是谁呢?
政府的营销手段高明,引来了外部的投资暗流。从去年开始,以贤哥为首的新一届政府对汕头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政手段,各种创文行动的刺激措施,给了城市一颗定心丸,一剂兴奋剂。20几年来,汕头市民又一次看到了希望,政府用实际行动振奋了民心,人民对政府描画未来的蓝图有信心了,城市的语言有热度了,外部的关注和评论火爆起来了,城市的发展大好势头,牵动了心系家乡的外地潮汕人。自古以来,海外的潮汕人几乎跟本土的潮汕人各占一半。特别是滞后不前的这20年,更多的有志青年背井离乡,外出发展。他们在珠三角、在北上杭、在东南亚各地经商创业的精英人群
这样的外地群体看到城市发展的未来,很明确首当其冲就是新城区,相比其他城市来讲,汕头的房价还是价值洼地,20000是及格线,30000是正常价格区间。因此,他们无论是从投资的需要,还是以后回汕头发展的需要,都要及早抢先进场,这样的一个真正的投资刚需,正在启动。
三、大家都纳闷,汕头其实真正的经济还没发展起来,房价这样一路飙高,已经跟居民收入水平拉得太大差距。怎么支撑这样的房价呢?
有了这样的外来购买动力,给了本地的炒客一个突然膨胀的机会,所以大家放下市区成熟的已经交房的现楼不管。一股脑冲向东海岸新区,抢第一轮开盘的优质房源,赚了一票“黄牛党”的钱。这样一来,又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气氛,接二连三的围观群众被鼓动起来,砸锅卖铁也要跟进,再带动了新一轮跟风的购房者,按耐不住寂寞撒腿跟上。所以市场的势能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正面循环,相互推动。
这个时候,开发商就更加不敢怠慢,放开手脚加紧建设,因为,抢先开售,抢先交房,就可以抢先上岸,或者还能抢下一轮的开发,这样行业内就形成了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从外部看来,更加的争先恐后,虚实相生,形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火爆局面。
五一节我到东海岸走了一圈,看到了那一片工地,已经是满满的建筑拔地而起。突然才明白,经济已经在发展了呀?!这么多的建设投入,都是真金白银啊,这些工地,其实就像一个一个的工厂企业,它们的投入,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大宗商品,销售额都是百万级的客单价,这样的经济已经是在发展了啊,房地产其实也是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发展城市经济也大多数以发展房地产为拉力。
当然,更重要的是比这些楼盘更大规模的,整个城市的基础建设的大投入 ,还有后续产业集群的落实开工,那才是城市经济的后劲。
所以,我们终于弄清楚了,汕头经济的春天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