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回顾
上一期设计模式跟大家分享了创建模式的最后一个(生成器模式),如果小伙伴们掌握的话对于之后的代码设计上会很有帮助的。这一期我们开始结构模式的介绍,那么这期就从适配器模式开始说起。
适配器模式
简介
适配器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兼容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做了中间的适配。
举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在我们出国的时候,有一些国家他们的生活用电电压或者电源接口与中国大陆的不一致,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国内的电子产品无法在国外使用了,这个时候我们常见的装备出现了,一个是电源适配器、一个插头适配器。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那么这个设计模式就不难理解了。
类适配器模式
类适配器模式是通过继承的方式使适配器类拥有被适配类的功能,通过对目标方法的实现来完成适配。
实例
类适配器模式的代码实现可以看出,代码中使用了继承,那么对于Java来说是单继承,这样就限制了适配器类的继承扩展。
这样的做法也有好处
- 对于一些其他包的待适配的类,可以有更多的使用权限。如果这里不太清楚的话,可以参考一下Java基础中的访问修饰对于调用者的限制。
- 对于一些待适配的类已经与目标接口一样的方法,在适配器类中不用重复实现了,天然适配(这里也跟上面的讨论基础一样,考虑访问修饰级别)
对象适配器模式
对象适配器模式是通过关联的方式,去使用被适配的类的方法。
肯定有朋友发现这两种模式的UML图基本上没有区别,小伙伴们可以看下Adapter与Adaptee的关系,由继承改为了关联,这种组合的动态实现可以规避类适配器中的一些问题,
实例
将继承改为类关联,弱化类之间的依赖。
但是也引入一些问题(跟访问权限有关系),如果待适配类的位置导致一些方法只能由子类才可以访问,那么就只能使用类适配器模式了。
使用场景
- 已经存在的接口方法不符合调用者的标准
- 设计一个可重用的类,通过适配来对外提供服务
总结
适配器模式在代码中基本上处处可见,而且这种设计模式让开发出来的代码更加通用,并且容易扩展。小伙伴们快去发现项目中的设计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