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上课,我是真心烦
九月的校园本应是匆忙而带着节奏的,然而今年九月的校园确是安安静静的,老生们还没有返校,新同学也没有注册报到,因为南京的禄口机场有了毒,然后又有南京不守规矩的老太携毒乱跑而致江苏成了重灾区,然后就又不同程度向周边以及全国蔓延,于是又有江苏各大专院校变正常开学为延迟返校。所有教学任务又进入到用网络授课的方式完成。
坦率地说,我对网上上课还真是相当地讨厌和反感。不是我不接受新事物,也不是我对网络技术掌握的不够,而是源于心理层面,心太累,其一,上完网课后,看学生交的作业,与线下所做所为差别不是一点点,自从去年寒假开学停课不停学上了网课后,心里就一直留下大面积的阴影,存着太多的愧疚 ……。其二,剃头挑子一头热,这头一身劲,那头冷冰冰。上课前,一如既往每天提前几十分钟打开电脑,连接并调试好设备,以免出现尴尬,上课中,按照常规需要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并提问,所谓"温故而知新",然而,问题提出后总是一片死寂,没有任何声音和反馈,哪怕在留言区留几个字呢,都没有,那就只好按名单进行提问,喊名字几遍也是毫无反应,过很长一会,有人说:老师我在。问:为啥。或曰:网络不好。或曰:老师声音小没听清。或曰:电脑死机了,…… 总而言之,理由很多。这边也只能信其有。留下的就是无尽的尴尬。其三,像我们这种专业这种课,纯讲肯定不行,一定得有练习,一定得有随机性的小构思练习,还得有作业点评分析,还得有草图演示、讲解,但是,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实际上,也就是无形当中教学缩了水,缩了很多水。要收对么好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学生们能得到什么,也只能是最后应付应付交个作业给个分数。时间就是这样以网课的名义而流逝。
网上上课,总是很别扭,真心很烦。线下上课,师生间可以有很多交流与互动,师生间会用眼神和表情互相交流。
如果看到同学面有疑惑,很可能是我讲得太快,需要放慢进度,甚至把这一部分的知识要点再讲一遍;如果同学神情倦怠,那是我讲得太无趣,干货过于密集学生消化不良,需要补充个案例或者讲个故事活跃一下气氛;如果叽叽喳喳私下议论,表明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有心得体会需要表达,要插入个提问环节或者讨论环节。
网上上课,我的面前只有电脑屏幕,看不到同学的反应,每天对着屏幕说话。看不到同学的表情,听不到反馈,没有面对面讲解,没有演示的授课让我觉得索然无味。
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机械的单向输出。网上上课我使用频率最多的一句就是:能看到能听到请敲1。假如立即有反应,看到有1出现在评论区,那个心里才会长舒一口气,假如过了片刻没有反应,那心里就会很舒服,唯恐出现啥问题,对不住那头的学生。
每天从7:00多开始坐在电脑面前,一坐一上午,时间过得异乎寻常地慢。终于捱过了四节课的时间,布置了练习任务,像线下一样宣布下课。瞬间也退出了一个人的武林。
教与学的过程是需要互动与沟通的,尤其是艺术类课程的学习,更是需要沟通交流,是需要启发引导,是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互动又是需要氛围,亦需要适度的压力。众目睽睽下表达观点,可能会遭遇否定、非议、甚至嘲笑和奚落。
但,一个人成长的历程,不就是在否定中完善自我,在非议中奋起直追,在嘲笑中殚精竭虑和挑灯夜战吗?
为了避免遭遇否定和非议,把自己的浅见隐藏起来,确实能获得暂时的安全,但是也会丧失进步和成长的机会。
线下教学中,老师有很多方法能敦促,甚至"逼迫"同学参与课堂互动。而在网课中,所有方法都死的静悄悄。
据通知,十月份,老生新生就要陆续按要求返校了。教学也就从线上恢复到线下授课的状态。有同学说,在家呆的太久了,早就不受待见了,想敢紧地回到学校回归课堂。我呢,也是好久没有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张张阳光健康而青春的面孔,分享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了,真的很期待!尽管,期间也有因开会而进过学校,来过办公室,但是,老师的岗位是属于三尺讲台的,老师的价值是因有了学生才体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