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地思考这个感性的世界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买东西喜欢货比三家,线下好比较,多看几家容易。但网上购物,她也有办法:通过淘宝对比三家,然后把三家的东西都买回来。网购一般都包邮,至于退货的运费,她即使不买快递险也有的是办法免费退货。做淘宝很难,有些商家为了推广产品,承诺免费退换货还包来回邮费。有些退货不包邮的,她就威胁给差评。淘宝的信用体现对卖家是至关重要的,她这么威胁几乎没有不给退的。
突然有一天,她发现她不能买东西了,她常去的那些淘宝店铺,老是付款不成功,跟卖家沟通,卖家善意提醒她多尝试几次,但还是不成功。曾经开过淘宝店的我知道她是被卖家屏蔽了。
就我的体验而言,淘宝的信用体系是目前网商里最完善的,对商家要求非常严苛,如果好评率不高,商品被展示的机会就会大幅降低。同时还有针对买家的信用体系,基于消费者的购买历史,如果给别人的好评率高。一旦跟商家发生纠纷,或者商家不想给退货的时候,可以直接点退货,淘宝会先退钱给消费者,这个时候商家就会主动来找消费者调解。如果你发出的差评很多,有些卖家就可以设置屏蔽你,不卖给你。卖家也可以一开始就设置好评率为100%或者99%的买家才能买。
听起来似乎不公平,凭什么呀,应该自由买卖,没错的,有买的自由,当然也有不卖的自由。如果你真的买到了很多伪劣产品,不是出于恶意,就说明你认知很差。就像很多人报不合理低价旅游团或者免费旅游团一样,明知有问题,还是要去试一试,想占便宜的最后吃了亏。这种情况下就自认倒霉比较体面。
摩拜单车,也建立了针对消费者的信用体系,每位新用户都有100分原始信用分,借一次车加一分,但如果违规,被查证属实的话将会一次扣除20分,低于80分的将以100元/半小时的价格收费。
我想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商家建立起类似的信用体系,不仅仅针对商家,也针对消费者。如果你给别人很多差评,会影响你在商家中的整个信用体系。
大数据时代,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抹不掉,同时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为什么会针对消费者建立信用系统,听起来匪夷所思。因为不合格的消费者太多,导致商家运营成本大幅提高,从而把产品价格转移到守规矩的消费者。这对遵守规则的消费者是严重不公平的。
有一次跟滴滴司机聊天,司机说经常会遇到不讲理的客人,胡同里边是单行线,本来是能走几米的的路就过去了,有的客人非得让开进去,可是绕一大圈进去,他又觉得滴滴司机绕路要投诉,要求免单,要么给差评。
苹果曾经设立了非常高的售后标准,如果你买了苹果产品,在保修期之内出现故障,苹果都换新的。结果很多人收二手苹果,去换新的再出售。
早些年,中国的快递还很落后,曾经的eBay针对中国市场联合几个大商家从美国直邮发货,有人发现,如果你跟eBay说没收到的货的话,他们是会补发的。结果很多人钻这个空子。
甚至中国的京东也被消费者逼得多次修改退换货政策,有消费者从京东购买昂贵的设备挖比特币,用了六天后,再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政策退回。
以上这些好像都是油腻的中年人干的,不是的,文艺青年旅游外出逃景点门票,并且会沾沾自喜四处宣讲,甚至有人还做了全国逃票攻略,他们的逻辑就像读书人窃书不算偷。这导致旅游开发公司更是把旅游景点无所不用其极用各种办法围起来,防止逃票的行为。尽管如此,还常年有人翻墙逃票,出了事,旅游景点还得承担责任。
客户不是上帝,如果你一定觉得自己是上帝的话,请你拯救商家,这是上帝的责任和义务。
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自有央视和各路媒体、自媒体曝光不良商家。我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一个商家权益的保护日。我借这个时间来来说说不良消费者,这其实是双向的要求,成熟的消费者会促进商家的发展,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良消费行为会摧毁商业体系,让商家处处提防着消费者,从而让大家的消费体验都变差。
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岗位把信用评价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我的原则是轻易不给差评,我们的信用体系正在渐渐确立,别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让别人买单。
最后说一个购物体验,国内一般内衣内裤买回来是不退换的,我在德国买了内裤,买回来试穿后发现小了,商家二话不说,可退可换。这是商家和消费者共同促进的良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