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逃荒
1927年老黎出生在黄河边上一个小村庄里,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人生旅途。
这一年黄河泛滥,淹没了大量的土地。灾难迫使他们全家加入了外出逃荒的人群。
在逃荒路上,饥饿先后夺取了爷爷奶奶的生命。父母将爷爷奶奶埋在了路边的荒山上,如今都不记得那是个什么地方。
父母带着他继续往南走,一路上靠乞讨、吃野菜、野果维持生命。
在他快两岁的时候,来到了湖南一个偏僻的村庄,这里有一户张姓人家,有许多的土地没人种,他父亲和几个一同逃荒来的老乡商量着租了张家的一些田地,才稍微的安定了下来。
几个老乡互相帮衬着,上山砍些木材,每家搭个草棚子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十多年,老黎这时又有了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日子勉强的过着。
1945年,听说日本投降,战争结束了,思乡心切的父母打算回老家去。
贱卖了家里能卖掉的东西,准备好了路上吃的干粮,开始了返乡之路。
干粮很快就吃完了,一路上打些零工,大多时间仍然靠乞讨充饥。
02 支前
走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到了家乡,走进了他家那间用石头垒成的小屋,房屋四周杂草丛生,小木门已变成黑灰色,門脚已开始腐烂。
回到家,以为可以安居乐业了,谁知内战已打到了家门口,经常听到远处隆隆的炮声。
听说战争的一方是在为穷人打天下,号召全民参战,为建立能为穷人安居乐业的新中国而战。
老黎这时已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了,心想自己也是穷人,于是参加了支援前线的队伍,每天推着独轮车往前线送物资。
在运输物资的路上常常碰到敌机轰炸,到了前线,经常有敌方阵地打过来的炮弹在身边爆炸,只是他命大,几年的支前工作,险象环生,有惊无险,没有受过一次伤。
03 娶妻
有一天敌机发现了支前的人群,进行轰炸,炸弹落下的那一刹那,老黎一把将身边一女子拉到了旁边一个弹坑里,炮弹落在了弹坑旁边,飞起来的泥土洒了他们一身。
在支前的队伍里,也有许多女青年。性格泼辣,坚强能干的她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个子不高,留着短发,笑呵呵的和所有男青年一样推着独轮车行走在支前的队伍里。
她姓赊,家就在邻村,父母前些年逃荒时被敌机炸死了,只有一个哥哥,现在也参加了支前的工作。
患难出真情,后来她成了他的女朋友。
1949年初,他和家乡的人们开始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在父母的张罗下,他和赊姑娘成了亲。
婚礼很简单,由当地政府、妇联的领导主持,新事新办,跟长辈、领导、父母亲人鞠个躬就算结婚了。
一年多后,两口子生了一个女儿,有了自己的孩子。
04 工作
婚后过着平静的生活,两人在合作社里积极的工作了几年,到了1953年,双双应召进了一家南方的军工厂,离开了他们的家乡,没想到这一走就再也回不去了。
可能因为老黎做过很长时间的支前工作,在物质的采购、管理和供应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领导就安排他在管理器材的科室工作。
他们后来又有了三个男孩,他的工作不得不经常出差,十天半个月的不回家,在后勤工作的老婆又要上班,又要管孩子 ,虽然很辛苦,但从来都没有埋怨过。
老黎是一个话不多,不苟言笑的男人,兢兢业业的工作,从不利用采购工作谋取个人私利,工作几十年职务不变,即不升也不降,毫无怨言,有人问他说,谁谁才上班几个月就当了科长,你怎么还在原地不动呢?
他回答说:
“我没多少文化,能把现在的工作做好就不错了,让那些既有文化又年轻的人去干吧。”
05 退休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退休年龄,在人生的道路上,黄金时段已过,就像傍晚的太阳,耀眼的光芒已退,开始向山下走去。
他和老伴协助儿女们把孙辈带大,一个个上了大学,有了工作,然后他们就真正的老了,终于有一天,他谁也不认识了。
他丧失了全部记忆,他不再记得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己都去过哪些地方,做过些什么事,智力回到了孩提时期,只知道饿了要吃,吃饱了就睡。
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了九十多年,仍然还在路上,只是路程中所有的一切都不记得了。
可他的后辈们都记得,永远不会忘记他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所做的一切。
2021年03月12日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