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看过的人很多,蜀国的五虎上将,魏国的五子良将,东吴的八大猛将啥的……故事都特别精彩,但是你是否想过,三国其实被一些篇幅并不是很多的小人物左右,也许没有这些并不出名的人,整个历史的格局走向都会被改写。
今天谈第一个——何进。何进是汉灵帝时期最大的外戚,因为妹妹被灵帝宠爱,何进官拜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等职。黄巾起义爆发时,官至大将军,总镇京师。
汉灵帝虽然要依仗何皇后和其兄弟,但更喜欢王美人的儿子刘协,暗中交给宦官小黄门蹇硕盯住何进的任务,并考虑逐步分何进的兵权。蹇硕并不是“十常侍”,而且行事上与十常侍有很大的不同。
唯一的遗憾是灵帝病重,蹇硕自身的实力无力与外戚对抗,只能联络宦官。可惜东窗事发,自己的属下向何进使了眼色,何进逃过一劫。十常侍立刻翻脸卖了蹇硕……
何进没有被宦官所暗杀,何皇后之子汉少帝刘辩即位,外戚势力更盛。何进和太傅袁槐(袁绍和袁术的叔叔)共商国事。十常侍虽然卖了蹇硕,但自古外戚宦官必有一战,何况十常侍手里还有禁军,因此自知何进不会放过自己,早就定下向何太后哀求,伺机杀掉何进的计谋。
何进虽然躲过了蹇硕的暗杀,却对灵帝设立的用来制衡自己的西园八校尉非常上心。重用了有宫廷亲谊关系的中军校尉袁绍和典军校尉曹操,并且大权在握时也是非常器重袁绍,对内以国舅身份教导天子,对外以大将军总镇诸侯,并且袁绍善于结交朋友,当时一批文人智者,如逢纪,荀攸等,也乐于出谋划策。
当时的形势其实并不复杂,对内诛杀宦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外以大将军名义平定诸侯,其中诛杀宦官是为了完全夺回禁军,彻底控制皇帝。这其中无论宦官集团在何进的妹妹和母亲身上花了多少心思,也不过就是一句:妇人之仁,不必理会。可是何进竟然犹豫了,不顾曹操和陈琳的反对,要采纳袁绍后来的昏招,邀请实力大的外番诸侯来弹压自己的母亲和亲妹妹,或许是假借他人之手让自己置身事外。
请神容易送神难,东汉以来外戚与宦官之间的争斗此起彼伏,抄作业何进也没好好抄,窦氏的教训没有吸取,却引来了一个西凉董卓。自己被杀是咎由自取,只可惜黄巾起义眼看逐渐平定,汉室却引来了一个足以毁灭自己的虎狼。
不过也是,没有何进的昏了头,袁绍继续混三公,曹操也就没有出头之日了……何进虽然登场不过几行字,却是必须写在影响三国历史第一个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