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3:28睡,6:13起床
今天给五六年级上课,一个大班(15人),一个小班(10人),应试作文训练,两个班的学生均思维活跃,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我又有了高峰体验。
二、继续读池宇峰《人的全景》(311-324)
处在不同位置的人的经验,价值清单不同,失衡源和负反馈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决策、动机和行为也自然不同。
攀登者专注于眼前的工作任务,登顶者则俯瞰整个行业的规则、走势,了解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前者的思考往往有很多局限,因为他们无法看到更为广阔的格局;后者则更能发现关键问题、本质问题,能给出战略性建议。
在全因模型中,登顶者和攀登者之间的能力差异,主要体现在他们头脑中小逻辑的数量上。所谓小逻辑,就是当出现某种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做。
我在招聘高管的时候,会特别留意那些让我感觉不能彻底看透,让我多少有些“不自在”的人,因为我知道这些人是与我能力相当的人,或者在某个领域比我能力强的人。
在多年的企业管理中,我发现人往往无法认清自己能力的真实水平,不知道自己与他人真正的差距在哪里,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不知有不知无”导致的。
人永远无法想象到自己从未见过、从未接触过的事物,这是“不知自己没有什么”的问题。因为不知道有某项能力或技能的存在,也就无法知道自己不具备这项能力和技能。
人们很难认清自己能力的高低,这是“不知自己没有多少”的问题。比如,刚去工地的工人都认为自己会搅拌混凝土,认为只要有几包水泥,加上水、砂、石子就能做出来,但这只能应付一下自建平房。如果要建三峡大坝那样的大工程,搅拌混凝土时就需考虑用水量、水灰比、砂率、水泥的品种、时间和温度等多项因素,甚至有时还要用计算机模拟实际效果,而这往往不是所有工人都能胜任的。
不知道别人有什么、自己没有什么,不知道他人有多少、自己无多少,这就是“不知有不知无”。而真正的危险在于,我们通常不能发现自己的这种“无知”。
听说过、知道、理解、自己能讲出,这是对事物四个不同的认知层次。年轻人容易把知道一个事物以为是完全理解这个事,但如果让他去讲,他又无法做到。这四个认知层次之间就像见过车、会开车、会修车和会造车一样,差距巨大。
当人们和一些同级别或更高级别的人对比时,因为要维护自尊心,往往会忽略他们与自己表面上的些许不同,而且不认为那些表面上的不同有什么重要意义。但实际上,表面上的些许不同代表着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果想弄清楚自己和他人相比到底少了些什么,就要使用放大镜思维,将小差距放大很多倍,直到能看清自己差在哪里为止。
比如,你看到某人在公众面前的演讲比较有感召力,而自己的演讲则缺乏感召力,你可能会觉得这只是因为演讲方式上的些许不同,并不重要。此时,你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表面上的感召力背后有结构化思维和积极的价值观作为强大后盾。
首先,结构化思维是微软前CEO史蒂夫・鲍尔默这样的演讲大师独特的能力。这种思维需要有强大的记忆力作为支撑,正在思考或演讲的核心内容能够立体化地呈现在眼前。正是因为人们不知道结构化思维的存在,所以会轻视演讲感召力的表面差距,不知道这一点差距背后,其实是思维方式的巨大不同。
其次,凡是有强大感召力的人,通常都在某个维度的价值观上远超常人。而这一维度的价值观往往在战略视野上有重要作用。不明白价值观对事业有什么作用的人,不会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境界不够。所以,我们需要使用“放大镜”,把这些能人和我们之间表面上的些许差距不断放大,并加以观察、剖析、研究和学习,从而跨越“不知有不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