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简书里有很多人都写故事。
我也有很多的资料,它们就像是一颗颗小珍珠,只是我还没有能力把这些珍珠串起来,那么就一颗颗的吐出来,总比丢掉了好。我也不梳理排序了,写那里算那里,这样子我最轻松易写。
我整个学生时代在铁路子弟学校毕业,我的很多同学都在铁路系统工作。30多年前,能进铁路系统,就是铁饭碗、收入高、工作稳定、体面风光。在社会上,有问,你在哪里工作,就回答说:铁路的,不用仔细的说具体是干什么的,也许,就是烧锅炉的,修下水道的……但是能换来羡慕表情就够了。
各种渠道进铁路系统,接父母班、招工西进、本专业毕业分配。反正各种岗位都有同学在。
如“大王”,上大学时选择的就是铁路本专业,毕业后顺顺利利回到铁路系统当管理干部。
我们聚会吃饭时,高能量的同学请到了他,他已是筹建高铁火车站总指挥。他说:“将来他能跟自己的孙子指着火车站说,这是你爷爷建的火车站就很有成就感了”。
事实上,他做到了。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他给省长汇报工作的镜头,我激动的指着他说:“我同学,我同学”。
如今新的高铁火车站已投入使用很多年。他也因此有政绩,加薪升职。同学们都说,很少能见到本人,更不用说能聚会吃饭了。
新火车站内的巨画也有我同学的作品,昆仑山脉气势磅礴。只可惜这个同学英年早逝,生命无常啊。
吃饭的时候,我这些铁路二代同学们喝到酣畅时,推杯换盏,西北的汉子,吹大牛喝大酒,个个就像是草原上的汉子威武雄壮。
多年前的聚会,组局的是一家三代铁路警察的刘大哥,买单的是分管电力的李局。
我边上坐着曾经的火车司机,他跟我说:“领导安排他给首长开专列到拉萨考察,要求火车到终点站,火车安安稳稳的准确无误的停留在站台事先铺好的垫子上,车厢出口处,这是他最漂亮的活”。言语中很骄傲。
但我不屑,表示怀疑。因为在我眼里,他就是爱说大话,不办事情的人。也许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好些年不来往,微信里若是我点赞给同学,他是绝对不出现的。
很多年过去了,再见面的铁路二代同学都是互相问,退了吗,家落脚到哪里了。孩子出息的就跟随着去大城市,大多数后代还是在铁路系统,所以就没有出来养老的念头。
依然还有铁路二代人坚持在一线岗位上,如列车员、检修员、机务,稀稀拉拉没有几个人了。还不就是看在能多拿退休金的份上坚持最后的胜利。
那么铁路三代人又生生不息的跟上来。
当然现在的工作环境已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提高生活质量,这就是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