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don’t know what’s worse: to not know what you are and be happy, or to become what you’ve always wanted to be, and feel alone. ”
我不知道哪种情况更糟:不了解自我但很快乐,还是实现理想但感到孤独。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作者简介:
【美】丹尼尔·凯斯1927年生于美国纽约。在布鲁克林学院修完心理学之后,曾担任杂志编辑、时装摄影等工作,继而担任高中老师,其间,即开始从事小说创作。
1959年首次发表中篇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初试啼声即荣获“雨果奖”。到了1966年又以长篇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获得“星云奖”。
1980年发表《第五位莎莉》,1981年发表《24个比利》。作品虽然不多,但已纷纷被改编成舞台剧与电影。其中的《24个比利》于1994年拍摄成电影。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则在1968年改编成著名电影《查理》,饰演查理一角的演员克里夫·罗伯森,更因该片而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之殊荣。
内容简介:
《献给阿尔吉农的花束》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一个32岁的弱智成人查理· 高登的自述 。
故事的开始描写了查理,一个智商仅仅6岁的成年人在动手术之前的生活。他平时在凯妮恩小姐的成人班里上课。他在一个面包店里当清洁工,还曾经被他当作是朋友的同事们取笑,但他自己却不知情。后来,他通过了墨迹测验而得到了施特劳斯博士和尼玛博士的关注,两个人为他进行了手术,就像他们曾经在一只小白鼠阿尔吉侬的身上动过手术一样,并且预料他的智商会升至原来的三倍;两个博士已经发现,阿尔吉侬比一般老鼠聪明得多,肯愿意合作。不过,动手术的前提就是,查理必须经常写报告给两位博士,好让他们知道他的进度。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内,查理的智商果然提高了很多,从一个几乎是文盲的人变成精通数学、物理、哲学和语言的天才。他看上了老师凯妮恩小姐,两人坠入爱河。同时,他得到了他原先以为是朋友的同事的妒嫉和唾弃,被赶出了面包店。有一天,他在一个餐馆中发现一个洗碗碟弱智男孩被大家取笑时,突然发现自己也在这么做,还意识到男孩就像当年弱智的查理· 高登!他为自己的举动感到惊讶和羞耻,决定在这方面好好进行研究。
就在查理的智商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阿尔吉侬,曾经聪明一时的小白鼠,不愿意合作了,没过几天就死了。查理沉浸在悲痛中,他在著作阿尔吉侬-高登理论时也发现,由于手术的关系,他也即将经历相同的,而且更严重的脑子退化过程,使他极为惊恐,并且拼命努力工作。过不了多久,他绝望了,因为他已经开始变得健忘了,曾经的著作变得怎么也不像是他自己写的。挣扎着不使自己失去记忆的查理很快失去了推理能力,语言水平急速下降,和凯妮恩小姐的关系也开始恶化。当查理回到面包店重新工作时,他得到了同事们的同情,并且恢复了和他们的关系。最后一篇自述却描述了查理健忘地又回到了凯妮恩小姐的成人班里,仅有一点儿过去的记忆的他却突然回想起了动手术的事。为了不让大家都同情他的处境(即曾经是个天才的查理· 高登后来什么都不会了),他决定带上几本书籍离开纽约,希望他终有一天能够重新获得智力,同时也恳请所有读到他的报告的人在阿尔吉侬的坟墓上再献上几束花。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让人看了内心充满痛苦和温暖,让人微笑和伤感的书。一个智障通过实验计划被改造成了天才。在转变的过程中,他看清了这个世界并非曾经智障的自己所认为的一样纯净。体验着曾经不敢想象的人生的他,只有同为实验体的老鼠阿尔吉农相伴。最终,实验失败,他衰退成了原来的样子。
小说以主角日记的形式讲述的故事。你会看到一个从单词拼写到语法句型都一塌糊涂的智障自语,逐渐进化成遣词造句复杂有深度的自我思考,而最终却又变回开始的痴语。
文段摘抄:
“我不知道哪种情况更糟:不了解自我但很快乐,还是实现理想但感到孤独”
作者简介:
【法】菲利普·德莱姆,法国细微派大师。1983年,他发表了《第五个赛季》,由此获得了公众关注。1990年,他凭借小说《秋天》夺得了阿兰·傅尼耶文学奖。1997年,德莱姆发表了他最重要的作品《第一口啤酒》,包括35篇短小的散文,所描写的全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1998年,出版《一直下雨的星期天》。
内容简介:
夜晚融入微光,一切都是流逝的往昔。
异乡人的孤独、异乡人的甜蜜、异乡人的忧伤。
走得过整个欧洲,走不过暗夜里的巴黎城。
必须住在巴黎。
因为他在家乡失恋了。
因为他是家族中在巴黎工作的人。
因为每走过巴黎的一处,就像是购买了一片森林,一片精神森林。
但他仍是别人生活的注视者。
喜欢乘坐夜间地铁,其实哪儿也不去。
谈了恋爱,却因为难以彼此分享的日常习惯而分手。
他没有狗,没有花园,没有汽车,能服从他的,只有他的摄像机。
当日星座运程的预测中既没有幸运,
也没有灾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心里没有悲伤。
他只是没有悲伤地坐在你身旁,在那个一直下雨的星期天。
推荐理由:
轻盈、细腻、简洁,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他,那些尴尬、孤独、寂寞还有点点的美好细节,构成了一个个相似却又陌生的我们。这是一场主人公一点都感觉不到痛苦的孤独,孤独的痛苦是我们才会去咀嚼和感受的。在这个略带些麻木的意味里,主人公自得其乐,恰到好处的一点点乐,一点儿也不饕餮。他因此获得了自由,就像连生死都奈何不了这平静的人。
文艺不一定全会带来快乐,读得进才是正道。
文段摘抄:
“在八点十分到八点四十五分之间,是夜间地铁。在白日的紧张压力和晚些时候的孤独之间,在时尚潮人的行色匆匆和夜间迷途者凄凉的喊叫之间,这种匿名状态变得生动而温暖。有时候,人们敢于说出那些从未告诉过别人的话:关于一切的话,尤其是无关紧要的话,关于生活,以及种种。即使人们什么都不说,也自有一种方式坐在别人旁边,或站在支撑杆前面,孑然一身却又与人共处。施皮茨韦格先生乘坐夜间地铁,其实哪儿都不去。”
作者简介:
【法】加缪(1913-1960),法国著名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局外人》、《鼠疫》,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反与正》、《反叛者》和剧本《卡利古拉》、《误会》等。
内容简介:
在一桩精心设计的谋杀案之后,梅尔索获得了人人羡慕的财富,过着财富与时间都有充分余裕的生活。然而,梅尔索仍然不幸福。一个人如何才能快乐?为什么有了金钱,孤独却并不离开?梅尔索的抉择和省思,也预告了加缪日后的其他小说和论述。
推荐理由:
快乐的生活并不能更长或更短。
当下的快乐就是快乐,仅此而已。
死也不能阻碍什么,它只是快乐的一场意外。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快乐、愤怒、悲哀、烦恼等情绪,是自然选择对生物思维的一种编码,让我们对外部条件做一个好坏的判断。一个事情,对基因传播有利,个体就会愉悦,就有重复的冲动。如果对基因传播不利,你就会感到痛苦,就会回避。
进化的唯一目标是使基因延续下去,个体是否快乐,进化根本不关心。
因此,快乐永远是短暂的,不满足才是永恒的。这正好印证了叔本华的名言:
‘’人生得不到就失望,得到了就无聊‘
所以,人不会真正满足,哪怕其实是一个幻觉
文段摘抄:
“当我看着自己的人生和它隐晦的色泽,我内心仿佛有一股激动的泪水。就像这片天空一样,即使大雨又是艳阳,既是中午又是午夜。 ”
作者简介:
【日】三岛由纪夫(Mishima Youkio 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1949年出版长篇小说《假面自白》,文坛地位确立。1970年11月25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卷《天上五衰》后自杀。一生创作40部中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集和18部剧本集。主要著作还有《禁色》、《潮骚》、《近代能乐集》、《金阁寺》和《萨德侯爵夫人》等。
内容简介:
故事描写女主人公生田朝子于盛夏带着三个孩子——六岁的清雄、五岁的启子、三岁的克雄和小姑子安枝,来到伊豆半岛南端的A海滨避暑。朝子午睡时,安枝带着三个孩子到海滨玩去了。结果长子清雄、女儿启子被淹死,安枝被海浪翻腾冲打,引起心脏麻痹而死去。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朝子悲痛和紧张,自己受到良心责备。打电报给丈夫生田胜告知这一噩耗,内心展开种种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围绕着死者徘徊、徘徊。
推荐理由:
故事内容平淡无奇,但是三岛通过倒置的故事结构和逆反的心理描写,将这个无奇的故事推向出奇至胜的境地。
为了与这种“倒置结构”相适应,作家对人物心理描写,也采取了一种逆反心理的描写,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篇逆反心理小说。
作家写了事件之后,朝子害怕与在东京的丈夫见面,甚至害怕给丈夫打电话,只好发电报通报噩耗,以此展开朝子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并且矛盾和冲突未达高潮就趋向平和。譬如。她怕丈夫将一切罪过、一切责任都推卸给她,结果她将焦虑与不满宣泄在自己的亲生母亲身上,于是感到一种绝望。
同时,她又感到发狂似的悲痛、恸哭,却没有意识到光落泪是人类感情贫乏的表现。于是她发现自己内心世界无与伦比的悲痛的实质,竟然是如此暧昧模糊,这样她又感到另一种绝望。她受到双重绝望的沉重压迫。
她尽量去体味悔恨的痛苦,并对悲伤和眼泪的软弱表现力感到绝望,却不想因此而心灰意冷。也就是说,她最悲痛的时候,反而觉得悲痛的模糊或不存在。她越发努力将死去的儿女作为悲伤的复合体去体验,就越发把悲伤的实体抽象化了。因此她觉得这一切都徒劳无益。于是她盼望悲惨的夏天早些过去,这样,她就不再体验到夏天的痛苦。夏天似乎也就不复存在,于是事件似乎也就不曾存在。
即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会渐渐忘却悲伤,这样也许会消除一些内心的痛苦,然而却失去感情生活的紧张,反而落入一种寂寥的虚无。
作家将人物的感情从激越到平和,渐渐化为无,给读者对人生的思考留下更大的“有”。作家之所以写了上述这样的小说结尾,原因恐怕也在于此。作家写了朝子的期待,也写了她丈夫的期待,却始终没有将实际期待写出来,给人们留下更大更多的想象和寻味。作家欲图将这样一个问题摆在读者的面前:
“人真正追求的是忘却悲伤呢?还是忘却悲伤的实在感呢?”
文段摘抄:
“善于生活的人,并不是一直清醒的人,有时是立即可以酣然入梦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