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那里听来一句名言: 认识人,到处去,做些事。心里非常喜欢。这里面的"做些事"和"到处去"是我们实践自己人生的方式。而"认识人"大概就是指了解除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以外生活的可能性。
他人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跟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一样,最大的妙处在于你可以置身事外,于是分外清醒,而你汲取灵感和启发的过程也是无痛的。
他人让我们学会辩证和谦虚,偶尔也心怀感慨和悲壮。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几个神一般存在的人,也许是特别温柔,也许是特别有决心,也许是特别快乐。然而他们都有自己不平坦的经历。
你会看到有些人一生都活在幸福快乐里,你会怪他们麻木,甚至怒其不争,但也许他们不上进恰恰是因为他们活得明白。可是他们真的能生活在真空中吗,恐怕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一边标榜着自己的淡泊,一边酸着别人的成功罢了。
你也会看到一些人,吃过很多苦,很坎坷,内心犹如困兽一般自卑与自负交织。他们活得太执着,但自带的肃杀之气让他们有如深冬夜晚高贵的星云。然而因为自身的戾气而成事的人,往往也会因戾气而败事,并且一朝大厦崩塌,会过得连最初的一贫如洗都不如,毕竟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求而不得与得而复失。
最近读《佛经》,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无常。要想不再痛苦,就必须得放弃欲望和对现实世界的相信,做到不生不灭的境界。非常奇怪,我并没有相信佛说的这一切,反倒开始边读边思考佛是一个怎样性格的神明,才能得出这样的感悟。
真理向来都是辩证的,但人的判断却是绝对的。斗胆揣测神明,我猜他大概是一个非常单纯而执着的人。所以他不肯为现实做任何一点点对自己心性的修改,他选择跳出这个世界去看待它。这又是另外一种悲剧,不生不灭的悲剧。
大概人的悲剧都来源于太过执着,不肯随现实做改变。所以我们才很容易要么一定要做成某件事情,要么过早地放弃某件事情。其实都是太执着而得不到平衡。
淡泊的人有淡泊的人的执着,进取的人有进取的人的执着。出世者有出世者的执着,入世者有入世者的执着。然而谁又拗得过人生呢?
好在我很幸运,有机会看到了另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前做可口可乐的case找资料看到了公司CEO的访谈,与我接触过的所有人所有理论不同,他做事的基准在于快乐。他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控制任何一件事情的发展,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他都认为人应该顺势而动。
不过对于这样的人,我始终是只能仰望的份。毕竟能如此坦荡地将自己交付给命运,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和觉悟的事情。这个CEO是命运善待的人,碰上命运不善待的人呢?
我由此得出结论,人生无法像商业一样有最优解。然而很快我发现这是在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商业也可以如人生。
商业也可以如人生,不同于轻松的"认识人",它是属于"做些事"和"到处去"的范畴,需要我们真刀真枪地上阵。每一个公司就如同一个人,需要自我实现,有自己的愿景和执念,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公司的兴衰往往比人生要短暂,所以更像一场虚拟人生的游戏。
在这场游戏中,我尚未真正上场,更多时候是做为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在观战。但也足以了解很多 。
比如最近做麦当劳的case,发现麦当劳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严格遵守了自己的brand value: fast,value, consistency。它有一系列精确到秒的操作手册,有线性的高度集权的管理系统,像一支军队。然而也面临许多军人经常会面临的问题,活在一个僵硬的世界里,一旦环境变化就完全束手无策。在婴儿潮的一代麦当劳这一套的确非常适用,然而时代不同了,消费者不再相信划算,他们有了更高的追求。因而尽管麦当劳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餐公司,但它也把自己逼进了商业的死角。
套路和逻辑没有意义,因为对事物的看法永远只有角度的不同,并没有明显的对错。比如我可以找出100条理由说麦当劳岌岌可危,你就可以找出100条理由说麦当劳前景大好。影响一家公司决定的是高层的情绪,影响高层情绪的是这家企业的文化,是这家公司的DNA。而决定这个决定好坏的,是我们身处的时代。
所以才会有诺基亚的悲剧,宝洁的悲剧,一倒就是一个帝国。所以我们才会经常说,这个世界上跟万有引力一样牢不可破的规律是:事与愿违和表里不一。一家公司的使命与野心在成就它的辉煌的同时也成就它的覆灭,今天的辉煌不过是在为明天的覆灭加码。毕竟谁又拗得过时代的洪流?
还记得前几年看当时流行的灾难片《2012》的时候被电影的一个镜头触动:世界末日,海啸席卷巴黎,巴黎圣母院的精致的画满中世纪油画的穹顶在浪潮中崩塌,教堂里异常寂静,空无一人。
不论选择怎样的生活,顺势而动也好,坚守自我也好。不论需要做怎样的决定,急流勇退也好,开创新机也好,如果有一天海啸来临,我会希望能保持这样尊严的姿势,站到最后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