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候的一次打赌,居然提升了我后来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也提高了整个高中阶段的其他科目学习成绩,并让我顺利的考上了大学。
那时我们已经进入了高二的学习阶段,文理科也已经分了班,我选择了理科班,我也搞不懂,当时自己为啥要学理科,其实我的优势是文科,因为我的背功很不错。我想大概是受了当时那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的蛊惑吧!
当时我的理科成绩一般,数学更是一团糟。语文成绩也只是马马虎虎,放眼7门主科,居然没有几门功课的成绩是拿的出手的,班里40多人,高一期末考试我一直徘徊在30名以后,这也是我正常的水平了,毕竟我来自一所村办小学的附属中学,整个年级应届生居然只有我一人考上县级重点中学,教学水平实在是太差了,我拿什么和别人比呢!
怎么办?都高二了,对于想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的我来说 ,时间不多了。按当时的高考录取率1:7左右,我们班上要能考上大学,至少得在班里排前10名吧,差距太远了。后来我是如何实现逆袭的呢?说来大家可能都不信,竟然和一次打赌有关,赌注就更加不值一提了,是一瓶黑加仑汽水。在那个年代,这种汽水估计是和现在的可口可乐等分庭抗礼的存在了。
那是一次期中考试,考完英语后,我和当时最要好的同学蚂蚁说,我的英语能考98分,他打死都不信,因为他知道平时我也不过是70多分的料。我说要不然赌一把,我没考得98输你一瓶黑加仑,考得了98你输我一瓶。他当然同意了,而且是觉得他准赢。
过了两天成绩出来了,我迫不及待的等着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我想我肯定是稳赢了的,为啥我有这种自信呢?因为这套题目考前我做过,是我一个初中同校的学长给我的练习题,是他们上一年的期中考试题。没想到老师这么懒,纹丝不动的又用来考我们这一届学生了。考完后我特地对了答案,我只错了一道阅读题。当时是没有作文的,所以我很自信自己肯定能拿98分。
结果拿到时间一看,上面大大的红笔写着88分,我傻眼了,怎么可能呢?难道我答案填错位了,也不可能啊,又不是填答题卡。坐我旁边桌的蚂蚁看着我试卷上的分数,一副得意的样子。仿佛在说,你看,还是我赢了吧!一瓶黑加仑而已,不过1块钱,愿赌服输吧!
我拿着试卷再仔细看了看,被打叉的地方确实只有一题啊!怎么被扣了12分呢?正想找老师理论一下。这时老师刚好发完了试卷。只见她拿起第一桌的一个同学的试卷说:“同学们,试卷上打的分数有点小错误,最后一道大题翻译是3分一题的,被打成了1分一题,如果最后5道题全对的话,分数要加10分!分数要更正的举手报给我”哦,原来如此,我最后5道题全对,加上10分,不就是98了吗?
我举手报给老师我最终的分数时,老师都愣了一下,这可是全班的最高分啊!连隔壁桌的学霸都用佩服的眼光看了我一眼,一时我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看来还是我赢了啊!这时轮到蚂蚁蒙了,"还真让这家伙考了98啊!他是蒙对的吧,运气这么好,我认赌输服。”下课后,我们来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他买了两只黑加仑,我们一人一支,喝得好爽。
我这次英语考得这么好,和以前的成绩比判若两人,估计老师和同学都是心里有疑问的,难道这家伙像俗语说的那样:搭对了那根筋。具体的原因我是不敢对外人道的。
这次考得这么好,下次如果考得很差,岂不是要被人取笑:“那个卵仔上次就是蒙的,这次又原形毕露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呐?只能花更多的精力好好把英语学好了。
就这样,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我对英语科目的学习做了很详细的规划,什么时候背单词,什么时候读课文,每天刷多少题目都做了规定。这样日复一日的执行下来,英语成绩还真是突飞猛进,保住了自己在班上英语成绩领先的地位。
同时我把学英语的成功经验也应用到了其他要记背的科目上,语文,政治和生物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使得我在班上的总成绩排名也上升到了班级前10名左右。到了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几次全年级的统测,我的总成绩居然排到了年级前列,看来我跳出农门的愿望是能实现了。虽然在1991年的高考中我考砸了,最终高考考砸了,没上重点线,但最终我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考取了帝都的一所二本院校,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一切,都和那次英语考试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让我潜意识里有了英语成绩都能搞上来,其他科目也是可以的,不能让别人看扁了。一定要把总成绩也一起提上来,正是这种心理暗示迸发出的强大力量让我提高了成绩,最终考上了大学,跳出来农门。这股力量在大学里还在起作用,助我通过了大学英语4,6级。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即将步入高中阶段的儿子听,希望他也能如我一样,抓好一些优势科目,树立信心,把其他科目成绩也提升起来,不要因为只考上二中而妄自菲薄,三年后还有再次选择的机会。当然希望我的这个故事也能给其他家长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