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资深家庭主妇,菜场几乎是每天必去的场所。我也不例外。去得多了,有些老菜贩子就成了熟人,久而久之,也就有些鸡毛蒜皮的小故事,满满的生活意味和喜感。
为节约时间计,我很少去大菜场,正好回家途中有一个小菜场,步行街路口,一条小巷,菜贩、菜农分居小巷两侧,菜贩基本上有固定的摊位,卖鱼的、卖豆腐的、卖蔬菜的,各居其是;菜农则是流动摊位。有的默默守着摊位,有的则大声地、热情地招揽生意。
有一位爱穿花衣服的健壮大姐就特别热情,一张阔脸,一个大嘴巴,一笑脸就皱成菊花。她的菜要么用簸箕盛着,要不用编织袋铺在地上,她对我说,她是自己家种的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是自己吃不了才拿来卖,贴补下家用,让我放心买、放心吃。恰巧买时令蔬菜,我喜欢找那些农村老头老太或大姐大叔,口感好,吃得放心。所以我就常买她的菜,而且不问价,她说多少就多少,有时,她也会硬塞一些菜给我,说是自己种的。为了显得我不占她的便宜,我就总往她那里买菜。别的菜贩就很眼红。
有一次,我在她的摊位旁边一个摊买莲藕,她就热情地帮我挑,还告诉我哪种不好不要买。菜主是一对中年夫妇,俩人一看不乐意了,那男的就先发火了,说她多管闲事,她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来而去,俩人就吵起来了,脸红勃子粗,还差点打起来。我忙放下莲藕劝架,说做生意嘛,和气生财。那男的大声大气的说:只要有她在,哪也生不了财!搞得我挺不好意思地劝了半天。
有一次,我在那位大姐那买了一把油麦菜,4.8元,第二天在超市看到,才要2.5。我才想到,那位大姐老说自己种的菜,那她怎么每天都有那么多菜?她整天在菜场,又哪来的时间种菜呢?原来她是个伪菜农,专门骗我这种马大哈似的主妇,装得还真像啊!搞得我心里像吞下了苍蝇,从那以后,无论她怎么热情地招呼我,再也不买她的菜了。久了,她也知我识破她的伎俩,讪讪地,不再招呼我。
有一位胖大姐,也爱穿花衣服,固定摊位,支了块板子,摆上各类蔬菜,她常坐一把木椅子,和旁边的人说她的腰太痛,但她总是一脸笑意,却几乎不招揽主顾,总要人家问到才卖,一把秤翘得高高的,称完了,还往里抓一把,所以往她那里买菜的主顾并不少。而且,你爱买多少就多少,不像有的小贩,三两半斤的嫌少,不卖,所以后来,我也成了她的老主顾。
另一个我常光顾的是一位特别爱笑的大姐,总是话末说,就朗朗地笑了,她的老伴是我们单位门卫的解师傅,所以我就叫她解师母。她的菜并不多,是解师傅和她一起种出来的,其实她也有退休金,解师傅也有,儿女都大了,两老的退休金足够花,他们种菜一则自己吃,一则锻炼身体,自己吃不了,就拿到菜场换个小钱,和老伙伴们聊聊,找个乐子。解师母卖菜和别人不同,像雪里红什么的,她不但洗好,还切好,拿回家就可以直接下锅炒,所以她的菜特别卖的快,很多买过她的菜的人多半进菜场就先找她,没找到才去别人那里将就。
所以说:无论是卖菜,还是做人,只要实诚,必招人喜欢和信任,哄骗是长久不了的。
菜买得多了,久而久之,有的就成了朋友,一把葱,半个姜,是不肯拿钱的。那时,就感觉不是买卖关系,而是一个院子里的邻居似的。菜场,我倒觉得,是小镇最有温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