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催婚逼近,你要怎么办?

这是星期天的第56篇(120994)
春节大假就快到了,回家团聚的日子就要来了。太久没见父母,那口熟悉的热汤热饭想想就流口水,有家的孩子是个“宝”啊!可是转眼想到母亲唠叨着快谈朋友,父亲忧虑的眼神,以及七大姑八大姨耳边渣渣关切的问着“谈朋友”没有啊的情景,就让人烦不胜烦。


烦死人了.jpg

其实,我们生活中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能给我们带来烦恼的,除了工作,应该就是家人才能带给我们最深刻的痛和烦,“催婚”只是一个很小的缩影。

那我们要拿它怎么办呢?

心理学里有“原生家庭”的说法。所谓的“原生家庭”,可以简单理解成,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原生家庭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很多影响。

小孩子嘛,天生的本领就是模仿。我们从小生长的环境潜移默化的教会了我们与人相处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对待自己的方式。比如我们如果没有见过父母之间正常和谐的亲密互动,就极大可能导致我们不知道怎样处理亲密关系;再比如我们可能遭遇了父母的错误对待,或者过于严苛,或者过于忽视,这些就可能导致我们以后在处理自己与他人,比如和孩子的关系时天然的延续了了错误的方式。

也就是说我们小时候的家庭关系会影响到你现在新组建的家庭关系。但是不是说“原生家庭”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诸多问题的“背锅侠”呢?

当然不是!

很多人,当自己出现一些问题时,会常说“我这样,都是我爸我妈的问题”。但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的问题,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养育是文化、社会、家族等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病态的父母、奇葩的父母,他们自己也是所处综合环境的受害者,我们用当下的社会机制和精神文明去衡量我们的上一代人、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归因到父母的身上,让个人承担集体的责任,这是不公平的。

如果我们留心,我们应该就会发现,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是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如何长大的,一生中经历过哪些重要的事件,这些事件如何影响了他们成为现在这样的人?而TA目前性格中你不能忍受的部分也就是蕴藏在TA的这些经历里。

而且,我们也许也并不真正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过去是如何相爱的,他们现在如何看待对方在自己世界中的位置?即便是在你出生之后发生的事情,你所能记得的,往往也只是事件的最表面。所以你也就无法理解他们之间为何会为你认为的一点琐事争吵,或者为何一方会一直隐忍不发,或者为何一方会常常暴跳如雷……

是的,我们虽然和他们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其实我们并不真正的了解他们。这一切信息的缺失,就像一副不完整的拼图,让你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就影响了你和家庭的关系。

所以,如果我们想处理好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首先需要去了解那些真实的、完整的故事,即在他们成为你的父母之前以及之后,他们的其他身份是怎样的以及其中的故事。也只有此时,我们才能理解父母这个整体的人,而不是仅仅作为父母的一个切面。

简而言之,一个故事的全貌,能够让你对家庭、对自己的遭遇、都形成更客观的态度。你的情绪会平和下来
而春节大假,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正是我们了解故事全貌的最佳机会,而这才是应对催婚“斩草除根”的最佳方法。(自己情绪平和了,别人的话还能拿你怎么办?)

团聚.jpg

其次,要独立,明确长辈与子女间的界限。独立是应对“催婚”的终极杀器。

不是说,我们一定要从原生家庭分离出去(当然有条件能自己住,一定要自己单独住),而是强调自己要更有力量。

什么是更有力量?

从最低限度的经济独立开始,然后是心理独立。收入是个人实力最直接的体现。高收入和一笔可观的储蓄还能给人极大的安全感,也意味着职场的迅速成长,让自己的心理独立了起来。

20岁开始,我们要明确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再做“妈宝”,能够掌控自己的心智、身体、情绪、行为,自己拿主意、自己做判断、自己管得了自己(自律),自己对结果负责,就是俗话说的“自己扛”。

当父母知道了我们独自成功克服了各种状况、处理了各种问题,他们自然而然就能感觉到你已长大,保护的羽翼就能打开,开始放手。此时,你也就能更少的受到父母的影响,甚至能够从文化上反哺父母。父母也会明显的感到,你已经真正的成熟起来了。他们也就会“闭嘴”了。而且就算叨叨,其实他们心里也知道没啥用。

第三,不必尝试改造父母(其实不要尝试控制、改造任何人)。我们不要指望父母会改变,父母没有义务被你改变,你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把父母改造成理想的状态。假如把注意力全放在别人变没变上面,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快乐、幸福、未来的发展全都托付给了别人,这就成了“我要过得不好全是你的错”。假如你做了很多努力,父母还是不改变,你就只会又怨恨又痛苦。(有没有发现,根子还是不独立)

在熊太行的关系攻略中,他介绍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和父母相处的方法——

好儿女待父母要犹如渣男
甜言蜜语;
哄他们一时的开心;
说了的话未必做;
有时候还拿钱砸;
但我不被你控制。
这种态度的核心是:“我不受你控制,但我对你特别好”

第四,“往前走”,不要把自己困在原生家庭的问题里出不来。
完美无缺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我们要试着跟自己的不完美和遗憾相处。我们一直都有一个权力,那就是“选择”的权力。我们可以表达对原生家庭和父母的愤怒和哀伤情绪,也可以选择慈悲的原谅。但不管哪种选择,都别一直卡在那里,自暴自弃。而是要进入理解父母的阶段,这样我们才能够往前走,开始自己的人生。

其实,当我们把自己的问题完全推给原生家庭,然后自暴自弃时,这也是不独立的一种表现。要知道父母伤害的是过去的你,你还可以把握现在的时间。保护未来的自己。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原生家庭”是我们人生的底色,只有接纳它,我们才能重新上路,获得更好的自己。应对“催婚”,那简直是“小菜一碟”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的时候,大概是初一时候吧,第一次作文课因为写的特别棒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也得到了语文老师三年的督促。虽然...
    吃鱼的虾阅读 148评论 0 1
  • 我不知道自己多想的意义,既对生活没有任何改善,也无法从这些思绪中得到某些升华的真理,你只是为难着自己,为难自己
    个别同学哎阅读 142评论 0 0
  • 深感自己的无能,更无所事事,不知道以何种姿态迎接明天的开始,怎样才能快速进入另一个战场,人生起起伏伏的常事,学会成...
    刘鸿文阅读 221评论 0 0
  • 吃过晚饭,姐姐给我打电话送葡萄,让我下楼去取,说是下午去乡下买的无籽葡萄。站在车旁不顾蚊虫叮咬顺便闲聊了一会。我说...
    呢姐阅读 2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