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就看了电影《罗马》,这是第一次看Alfonso Cuarón的作品,起初完全是被它黑白的摄影风格吸引。虽然Netflix参与投资了这部电影,但它摆脱了好莱坞式的故事逻辑,让我一个厌倦了美国电影的观众呼吸到了完全新鲜的空气,很享受。
《罗马》的故事很简单。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墨西哥罗马街区住着一户中产家庭,男主人Antonio,女主人Sofia,两人育有四个小孩,家里还有两个女佣、一个司机,Sofia的妈妈Teresa也跟他们住一起。女佣Cleo与家里四个孩子关系非常亲近。电影是从Cleo的视角讲述了她和女主人Sofia在各自的生活里分别遭遇恋情的伤害和婚姻的背叛,但两位女性“共同面对,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一起守护这个大“家”继续生活。
导演Alfonso像位画家,通过大量留白,通过对细节恰到好处的布置和掌控,结合“家”的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把电影拍得引人入胜,回味无穷。而那些留白是生活里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就像Cleo和Sofia在各自的关系里似乎天生就失去了掌握主动的机会,唯有审视自身,自行消化、接受“被结束”的现实和结果,向内寻找继续生活的动力。导演的长镜头是这位画家的画笔,但他的画笔不是用来探寻、追问故事的来龙去脉,因为相比“为什么”,探讨“能否用更宽容和通透的态度去接受、接纳生活里的伤与痛继续生活”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一组组黑白的长镜头仿佛有了过滤干扰、沉淀心情的魔力,它们像宽广的胸怀,能沉淀闯入生活的烦心事,让心灵在沉淀中得以宁静,让生命在沉淀中得以超越,使人的灵魂因此更纯净,心胸更豁达。而这种沉静、豁达、包容和爱正是片中两位女性给予家里四个孩子最好的教育。
导演对细节的把控和处理可谓点到为止,四两拨千斤。比如男主人Antonio的出场,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内力十足,道出男女主人间婚姻关系的失衡。汽车喇叭被按得烦躁响,孩子们穿着睡衣跑下楼雀跃地等着爸爸下车。车里播放的雄壮交响乐,手指间燃烧的香烟,没有一个脸部特写,但很明显他沉浸在思考中。停好车,身体依然陷在座椅里,顿了几秒,才掐灭烟头,扔掉烟蒂,关掉音响,熄火,挂档,拔钥匙,能拖一秒是一秒。卧室里飘出他与她的零星对话,他在抱怨,抱怨乱糟糟的家,抱怨冰箱里的空盒,抱怨走廊上的狗屎。而Sofia呢?丈夫还没回家,她就叮嘱Cleo把他出差要用的两套西服拿出去干洗;Antonio到家后,她又嘱咐Cleo给他端茶送吃。对丈夫的讨好一览无遗。第二天一早要求Pepe先跟爸爸告别再去上学。到门口她又主动从背后抱住丈夫,明显她已经感受到了他的变心和自己的被动。但她选择自我欺骗,转过头来怪罪Cleo,好像丈夫的冷淡和烦躁是因她没清理的狗屎引起的。后来我们发现Antonio这次离开并非是去加拿大出差,而是抛弃了这个家,堂而皇之地与情妇同居了。
对Fermin这个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是知微见著,细节处见真相。他一出场就是偷喝饮料;在电影院Cleo说自己可能怀孕了,他随即找了个借口偷偷溜了;后来在武术训练场,Cleo再次表明自己怀上了他的孩子,他却污蔑她,还摆起武术招式吓唬她,威胁她不要再去找他!这也为后来他敢持枪对着Cleo和老太太Teresa,进而吓得Cleo难产,婴儿胎死腹中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35分钟的电影时长,成就了一部属于Alfonso Cuarón的作者电影。导演不仅向观众展现了那个特定时代下墨西哥人的社会生活风貌,更重要的是他摆脱了剧情套路,大量的留白,和点滴的细节,让长镜头下的主角就像生活里普通的你、我、她,导演似乎在说:无论你经历或正在经历什么,要“永远努力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就像电影开头,冲洗走廊的Cleo在地漏水洼处看到一角天空的倒影,还有架飞机掠过;结尾跟着Cleo登上楼梯到天台,望见蓝蓝的天空下有架飞机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