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觉得自己很茫然,这种茫然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
当孩子们都去上学,我这样的全职妈妈在家可以做什么?能做的太多了!我就一直在看书、练字、更文,做所有想做的事。也正因为可选择的多了,每天好像没做什么事,时间就就没了,和24小时带娃的状态没太大区别。
还比如看书,我也是没有目的性的。在书架前转身,看到什么就拿什么。或者潜意识里是有读书的目的的,不然为什么我看的书都有相关性——教育。
这本书《思考与成功》也不知道是我什么时候买的书,书页都开始微微泛黄。今天翻开目录,选了《通过阅读进行自我教育》这一章节。
看完,我突然意识到我其实是有目的性的——自我教育。
在很多的育儿群、读书群里,我们总会讨论各种教育心得或者困惑。比如:我们到底要不要鸡娃,如何鸡;是否要替孩子们做选择,又如何选择……
我说,我从小得到父母最大的尊重,不被打,不被要求,所以我现在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但很快就有群友回应下面这段话。
我一下子觉得我们陷入“二元世界观”,非此即彼。可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单一的。二元辩论毫无意义。
我比较喜欢一个观点:我对自己的教育还不知道是否正确,又怎么敢说自己能“教育”孩子。
我自己读书,思考,都是为了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对话作者,调整自我。如果我不思考,忙着让别人接受我、认可我,那我一定是出了问题的。
前几天,我五岁的儿子突然问正在看书的我:妈妈,你为什么每天都要看书练字,你都长大了,又没有老师让你打卡,你为什么还要学习。
我听到儿子的问题兴奋且欣慰。我回答说:学任何本领都要练习,练习才能掌握的好,就像你每天要跳舞一样;学习会让我们更开心。
儿子笑着说:我也喜欢画画、剪纸、轮滑,我最爱轮滑,每天都要滑很久很久,一点都不觉得累。
我兴奋且欣慰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的自我教育引起孩子的注意,并得到他的理解。
我们每天一起看书、画画、跳舞和运动,都是希望我们能用这些低投入高回报的行为让自己的生活更健康更丰富,让自己的精神丰盈且有力。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阅读和思考带来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