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算是我真正想改变自己的一个开始。
从好早之前就开始计划和满怀憧憬的“幻想”自己也可以学富五车,饱读诗书,然后前天刚过了27周岁的生日,自己除了一张看似高学历的学历证书外,并没有完成一本好书的完整读完。
很惭愧。希望今天开始不晚。
为何选择这本书
选择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客观的,一个是主观的。
客观原因是身边有优秀的读书爱好者,他有自己的读书计划,也正在管理自己的读书兴趣圈,自己蠢蠢欲动,被告知需要写篇读书笔记才可以加入,就是《学会提问》;
主观原因是自己进入职场已经一年有余,反思自己在工作过程中,面对主管和同事的言论,在必要的沟通事项上经常产生不愉快,自己预估下是我们彼此之间有差异,但如何在差异存在的前提下,理解他们的观点,同时让他们理解我的观点,成为我想读这本书的根本原因。
事实证明,我读这本书是对的。感谢那位好童鞋。
我想尝试解决的问题
1、针对某一现象和话题,能够快速直接找到核心问题所在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还是要坦诚,我的语文很差。高中的语文阅读理解都是标准答案,因为都是抄的。。。所以,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和职场,我需要一双能够看透问题本质的慧眼
2、针对别人观点,能够正确的分析原因,客观的评价
这个源于自己的火爆脾气和稍自负的性格,对于别人的观点,基本上会掺杂自己的个人情感做评价,影响对于事件本身的关注。需要一套规范的体系和流程来提醒我。
3、针对相左观点和结论,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
这是人之常情吧,但对于职场人来讲,我需要专业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而不是个人观点的自吹自擂。
文章随笔
这篇文章从基本的结论、观点、理由和论证等名词的含义入手,加以现实案例的思考题的辨析,训练读者批判式思维方式。寻找更好的结论,寻找更好的看法,作出最好的决定。
从我的读书目的视角,我将本文对我的启发分为三个部分: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前提、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别人的观点、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来促进更好的问题解决
批判式思维的形成和前提
现存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绵式思维,即全盘接受式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一种是淘金式思维,即刻意的运营批判式思维公式和框架,对信息进行验证,形成自我的认知和观点。文章批判性思维即淘金式思维,但为了能够让批判的过程和结果来的更有价值和准确,我们需要坚持积累基础的理论和观点,勤于练习批判式思维的运行过程,反复检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问题路径,才能更加的接近真相。
除了要掌握关键问题,价值观也是批判性思维形成的重要因素。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确说出来的观点,他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据此我们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批判性思维注重过程,因此在培养之前,应尝试树立好奇心,谦恭有礼的态度,以及以理服人的行事标准。让“批判”的过程更客观,也使批判的结果更柔和。
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别人的观点
1、有效抓住别人观点的逻辑和关键
通常在开口评论之前,我们应该知道人在说什么。要成为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第一步就是培养和找准论题和结论的能力。论题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而结论是别人希望你能接受的信息。结论是逐步推断出来的。当别人不直接表述他的论题时,应该根据他的观点,经过推理,得出结论。
文章提到几种帮助寻找结论的方法:(1)根据论题(2)寻找指示词,比如:由此、因此、这就表明等(3)开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查看等等。
2、找到支撑观点的理由并验证它的推理过程
找到论题和结论,是我们讨论和沟通的方向,我们要集中精力去辨别产生这些结论的原因和形成过程,即对观点理由的寻找和验证。
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要辨别是否给出理由,二是给出的理由是否能够支撑观点,三是由观点和理由推理到结论的过程中是不是出现了漏洞?前两种很好理解,第三种则需要去辨别对方价值观、语句是否存在歧义、是否存在多义词、以及当前场景中关键词的实际意义等因素,造成了由理由到结论的不连贯路径。
3、承认不同并能够开放包容去倾听
批判性思维评价论证的过程,是一直努力寻找论证所在。首先依照“施惠”原则,假设对方论证是无懈可击的,理由也很充分,然后再进行评价。要结合推理过程与结构,正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谬误,杜绝二分式思维方式,允许多种结论的产生。
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促进问题更好的解决
1、让谈话继续下去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交活动,重视对过程和逻辑的讨论,而不仅仅是结论。为了避免不同观点和结论在交谈过程中产生摩擦,文章给出几个建议,主要包括(1)阐述你对别人观点的理解(2)尽量弥合分歧,综合我方理由和对方理由,尝试找到一个新的结论(3)寻找双方共同价值观或其他一致同意的结论,以此为基础找到对话中分歧产生的原点。
2、营造良好谈话氛围
好奇心再强,也要变现出体贴和关心和不温不火,注意语气和声调;确保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出谦恭的样子,而不是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势。
3、允许多种结论的产生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寻找多种可能结论。对于同一论题、同样理由,由于双方不同水平的认知准确度、不同的参照体系和经历等不同,可能产生多种结论,尊重多元化结论的存在。同时,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面对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某种结论的相对正确性。总之,解决问题才是唯一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