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报了2017年黄埔马拉松的欢乐跑,我们跑团的朋友们都被马拉松的气氛感染了,大家约好2018年继续报名,报个半马!那时的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对于我 一个珠圆玉润的,经常偷懒的人来说,21公里是个天文数字,也就起哄吹吹水而已了,不可能的事啦。
在马拉松的余温之下,我还是保持一周两到三次的3公里,5公里,10公里的跑步,只是经常偷懒,总是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跑,跑累了就走,状态可以了再快跑。
在黄埔第二期马拉松报名时,我在跑团朋友的鼓励下又报名了半马,且报名成功,兴奋夹杂着些许忐忑。
忐忑是因为我是一个马拉松小白,对马拉松一无所知,什么法特莱克训练法、轻松跑、恢复跑、间歇跑、重复跑训练、最大有氧跑、上坡跑、节奏跑、乳酸门槛跑、长距离慢跑;什么PB、PR,分段,兔子,心率、极点、撞墙,我一个都不懂,甚至连拉伸都做不标准。
但无知者无畏!
刚开始还照着运动APP去练,实在太专业了,突然间频繁十几公里的训练,练得我好辛苦。我直接删除训练计划了,我照我的速度来!我还是超着我自己最舒服的速度来跑,跑得最多的是6公里间隙跑,因为这个很容易!
但随着天气变冷加上医生说腰肌劳损不要跑太多,我又开始偷懒,每周只两次3公里跑,心里已经放弃了半马,因为21公里对于我来说,不是小目标,是大目标。
当JOY跑团美丽的静静团长委任我写一下公众号马拉松的推文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没去现场感受,我怎么能写得出来?心里开始纠结了!
想了几天,弃跑不是我的风格啊。我决定还是去跑跑,哪怕跑不完,我也要去感受一下。
21号跟JOY跑团团长“静静”,跑友“刘x云”和“独自路上”去到领物资的时候,被身体压抑着的斗志瞬间给大家的热情与现场的气氛点燃了。我心里呐喊着:“我要去跑!”如果实在当天坚持不了,我可以坐他们的收容车去终点!这是个两全的计划!
另外这几天咽喉肿痛在吃药,特别是有一些抗生素,听朋友说跑马拉松的前几天是不能吃药的,所以把药停了。
到了2018年12月22日晚上,由于是人生第一个半马,既兴奋又担心,竟然失眠了!这下更担心,怕身体受不了!
2018年12月23日凌晨05:30如约醒来,检查一下自己状态,一切还好,除了咽喉不舒服,其它的没有感到不舒服。
6:45时我与刘x云一起出发,在冷冽的风中、明亮又复古的路灯下,宽直的马路上走着,马路一改很日的繁忙与吵杂,没有了汽车,没有了大货车,没有了五类车,没有如织的行人,只有执勤中警察,准备着志愿者,正晨练的邻居,他们都纷纷坚起大拇指为我们加油。我们越来越兴奋,我们开始小跑起来,跑去两三公里处的集结点检录,集合。
越来越多的人在集结,我们与在路口等着我们的“榴芒”两公婆汇合,他们夫妻感情很好,老公去跑马拉松,老婆去加油,去照相,另一半热衷马拉松,去挑战自我,而另一半发自内心的支持,并付诸行动的支持,也许这就是爱情里面最好的如影随行!
路上, “刘X云”与“榴芒”相约两人结伴去跑,这样在全马的路上不孤单,可以互相打气,又能互相照顾!
我独立一人去半马的集结处,15000位选手集结在黄埔体育中心,现场气氛很热烈,大广播播着主持人打气的声音“没有一项体育项目能像马拉松一样,我们平凡的人,能跟世界级的选手同台竞技,唯有马拉松!”大家欢呼着!
现场开始播放着带有律动的动感音乐,热情在升温,大家的情绪已经被调动得很高很高,如箭在拉满了的弓上,都在等着一声枪响!
听说8:00的时候,起跑的枪声准时响起,但我没听到,只感受到了欢呼声,大家随时音乐的律动欢快跑起来,我们都很兴奋,无比的快乐!路边两边挤满了观众,他们笑容满面,热情高喊着“加油!”还有各种各样的打气的横幅,
大约三四公里的时候,我们跑进了气势磅礴的黄埔港,跑道临着珠江边,吹着清爽的江风,穿过井然有序的大货柜,仰望着的高高的起吊机。远眺着荡着细细波纹的江面,那感觉太特别了。
因为很兴奋,加上大家都很快,我的配速比平时快,大约6分多钟,比预期还要早到小区附近,我打电话让宇同学下来,我希望他能下来给妈妈打一下气,也让他感受一下家门口马拉松的气氛。于是我停下脚步等着他,在人群中寻找着他。他抱着参茶下来给我喝,可惜太烫了。不过宇同学很想跟我跑全程,或者坐地铁去终点等我,给我加油。可惜,他爸爸临时有急事走了,他未能如愿,但他已经给马拉松的气氛感染了,强烈期待明年参加5公里的欢乐跑。
离开了家门口,我一个人上路,我怕孤单,我开始把运动耳机声音调到最大,系统自动给我的速度匹配合适的步频音乐,我的配速随着音乐变得很匀速,跑了十公里,我还没感觉到累。我心里估算到达的时间,为了让自己能坚持到最后,有意把速度变得慢,从一开始的前一两公里的6分多种,五公里的7分多钟,十多公里变成了8分多钟,一路上不停补充水,十公里后还给自己借口吃一能量胶(大神说的,关于吃,我一直很坚持),10公里是我平时练跑的临界点,我不知道我还能跑多远,但是此时的我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我还能继续!
到了中段的时候,有几个隧道,下坡由于惯性,比较好跑,但是上坡感觉就不一样了,跑得吃力,消耗比较大,决定不想太费体力,想走着上坡,却发现,走的时候脚更累,于是又慢跑起来。平时像过山车一样的隧道现在看起来没那么好玩了。
很快,到14公里处,心里庆幸着已经过了2/3的路程,这时电话响起来了,老公来电话了,他怕我中途出问题,而他又不能马上到达现场。劝我放弃!一般专业选手是不会接电话的,像我这种业余选手才会半路听电话,看信息,拍照,发朋友圈,甚至一路上的补给站吃吃喝喝。但是我觉得我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我气不喘不累,我的腿还能跑,我还能继续!我的人生没有放弃两字!
周围的志愿者,陌生人,伸出他们热情的右手想“give me five",他们为我喊加油,我跑到路边与他们互动,他们用他们的手为我传递了力量,我又受到了鼓舞,我继续前进!
到了19公里处,传说中的撞墙、极点都没有出现,可能我一直不快的原因。但是我的左腿根有点酸疼了,跑得不快,但是我不想停下来,还有短短的三公里,我不想放弃!
本来打算前十公里跑,后11公里走完全程,但是真正在跑的时候,时间真的不够,我最慢只能把速度控制在9分钟,这个速度对于一些长腿的人来说跟走差不多,但是对于我来说,其实还是小跑+走路。
在19公里与20公里之间,我看到有一些人躺在路边,医生在帮他们做按摩,也有人在问骑着自行车的救援人员,实在走不动了,示意想骑单车去终点,救援人员揺头,但是教选手如何做一下拉伸,不再奔跑,开始慢走。感觉他们要放弃了,收容车从我们身边经过,但是没有人坐上那辆车。大家都在坚持,在我的身后还有很多人,我可能不是最后一名。
20公里的时候,我心里在欢呼:“快到终点了,加把劲!” 我拍了个照发到群里,我想告诉大家,快完赛了,我想把喜悦分享给跑友们。
我想加快速度,但是腿已经抬不起来也快不了,但是看到“最后500米”的时候,又像打了鸡血,腿虽有点麻,但还能慢跑起来了。
我看到了终点的门!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能在关门前完赛!
冲刺!完赛!2小时58分钟,我在规定时间内跑完我的首个半程马拉松!
也许大神会会觉得这个成绩拿不出手,但我只对比自己,”第一个马拉松就完赛了,没上收容车,没关门,比目标时间300还快两分钟,很了不起,很有成就感!明年黄马继续!”
我曾害怕地以为:跑一场马拉松,就像走了一个人生一样,走完以后,环顾四周,没有一个人来给我打气,没有人给我加油,没有人跟我分享喜悦,一个人孤零零落寞走回家,心是何等的苦涩。
但是去了现场我才发现:大可不必如此伤感,很多志同道合的陌生跑友,陌生志愿者,陌生朋友,都在为我加油打气,结伴回家!
我们在奔跑的路上不孤单!
跑一场马拉松,才发现在最艰辛的时刻,想放弃的时候,只要举起双手的大拇指,大声叫着,给自己打气!继续前进!
跑一场马拉松,才发现人的潜能是无限,有时逼一下自己,努力一下就能达到你觉得永不企及的高度!
跑一场马拉松,才发现当初那些只出现在电视里的、很遥远的、很不可思义的运动:马拉松,我们也能参与。
跑一场马拉松,才发现不要害怕你不能,只要集中全力去做就一定能!
跑一场马拉松,才发现,无论做什么,不要总说等我XX以后,现在是最好的时机!现在!马上去做,不要等时机错过了。
JOY跑团里,朋友圈都被黄马刷屏了,群里的大神们,他们跑出很好的成绩,他们超越了自我。
第二天,群里黄马的余温还在,大家兴高采烈讨论自己的感受,报成绩,下载相片,讨论自己的PB,大家都很有成就感!开始网罗各地马拉松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