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保瑞,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本期我们主要讨论世界观和作品形式:
世界观有此在世界(孔儒、老子、法家)、它在世界(道家、道教、佛教)。
知道所读的书帮我们面对什么问题。
作品形式有论说体、语录体、故事体。但是都有智慧理论在其中的。
读哲学就是不论是什么文体,都能找出哲学理论。
首先说世界观。
家国天下,经验现实世界,神仙菩萨,什么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什么。它在世界,无形的世界,另外一个世界。我们要晓得,我们面对生死的问题,健康的问题,很多时候在传统的经典里面会诉诸它在世界来谈这个问题。
但我们面对社会应用的问题,国家政治的问题,个人修养的问题呢?就是在家国天下经验现实世界,此在世界的范围来谈这几个问题。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法家就是在这个范围内谈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所读的经典,它在帮助我们面对什么问题,那我们就要知道这部经典它所依据的世界观是我们要处理现实问题的此在世界的世界观,还是我们要处理命运的问题,健康的问题,生死的问题,信仰的问题,它在世界观的类型的经典。
再说作品的形式有论说体,孟子就是论说体;有故事体,庄子就是有故事体,当然它也有一些论说,但故事比论说还多;还有语录体,论语就是一部语录体,禅宗的公案也都是语录体。
不管他是以什么样的文体写出来,都是有哲学的智慧,哲学的理论在里面。
所以,读哲学就是不论这个经典的文体体例是哪一种,它就算以诗的方式来呈现,语录的方式来呈现。
讲一个故事,没跟你讲道理,你还是要能够读出他的哲学理论,所以作品的形式也是一个经典分类的一个脉络。
下期我们主要讨论
学派类别:儒释道、先秦诸子、非学派的或混和诸学派的。所以需要知道各家各派其实是在给我们什么东西。
周易六爻的架构是个最好的分类架构。最重要是正确理解、准确诠释,要融会贯通一定是全面学习,最终了解各类经典解决什么问题,就是最好的经典类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