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遇见更好的自己。
今日完成
1.早起第29天,0605起床;
2.微信读书24分钟;
3.简书日更文章1篇;
4.简书分设每日复盘专题用以每日总结反思;
5.做俯卧撑60个,仰卧起坐80个;
6.读《认知觉醒》纸质书前言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今日未完成
1.跑步5km未完成,因为晚上1900-2000下雨,未出去跑步,改为看书加力量训练
明日计划
1.早起;
2.微信读书半小时;
3.简书日更文1篇;
4.跑步5km。
今日反思
1.任务明确了时间节点推进起来效率就会高一些,昨晚加上今天上午就完成了往常需要一整天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2.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这是因为人的脑结构造成的。人脑发展到现在有三部分组成:原始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原始脑古老,但运营速度特别高,能够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存机能;情绪脑第二老,能够潜意识里让我们作出趋利避害的决定,但这些都是维持低级安全需要的;理智脑最高级,但相对于原始脑和情绪脑来说,就是一个婴儿左右不了他们的行径,这就出现了想要看书却拿出了手机等这些行径。
看似是经过思考决定的事情,其实是由原始脑和情绪脑本能的决定,本应做决策的理智脑还没启动我们已经完成了行动,所以理智脑只好用来给前面的行为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原始脑和情绪脑的进化目的就是目光短浅和及时满足,和我们现在需要的延迟享受和长远目光完全相悖,所以我们需要加强理智脑的力量,通过认知觉醒来驯服原始脑和情绪脑的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本性。
3.不管我们现在的状态如何,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只要我们决定改变并且作出改变那就是最好的。如果觉得自己已经错过所谓的最好年纪,其实也没有关系,因为“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岁开始创业种橙子……就算你今年60岁,他们仍可以对你说:“孩子,别着急,你至少还有20年可以随时重来……”
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你若放弃了成长,五年、十年之后你肯定还是老样子,但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年度目标完成进度
①跑步0/600Km;
②骑行22/1920Km;
③读完0/36本书;
④完成简书日更30/365天挑战;
⑤开通公众号,和简书同步日更(未开通)。
已完成任务
1.完成微信读书连读14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