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触到心理学的概念起,我就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太容易被催眠的人。从小野生长大,父母对我始终如一的评价是:逆反。不相信小姑娘家家的收拾不了,结果压制越强,逆反越盛,直到三四十岁还没过劲儿。所以对我产生过影响的人一时半会儿竟搜刮不到。时常看到有品味的人,受诸葛亮,苏轼这等登得大雅之堂的人士影响,学到了值得提倡,受用一生的精神指引,我等顽冥不灵之徒同样看过其人其文,却丝毫未受影响,细究起来说,王朔、古龙这等顽主的影响似乎更多一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是因为受影响的人心理需要、愿意被这种影响所影响,也就是说影响与被影响是互动的。对啊,我为什么会被古龙影响,而不是金庸,为什么是王朔而不是王蒙呢,因为我被压制的情绪、思想需要一个出口,我恨这世界上一切假惺惺,披着“正统”“传统”的外衣,压制我野蛮生长的行为,我想让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我喜欢王朔的不羁,沉醉于古龙那横空出世,强大又落寞的世界,这个世界很近又很远,一样的孤独,永远抵达不了的强大。
看了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书里没有人能影响我,现实中也没有遇到可以引领我影响我的人,我对一切“榜样”敬而远之,像一株野生植物,靠天下雨,日头晒,自发地生长着,不知该长成什么样,就参照着别的植物,差点儿就和他们长得一样了。这时,我遇到了让我发生大改变的人,真正影响了我思想的人,《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是我走上成长之路的第一本书,我惊讶地看到当年那个自残、自暴自弃的小孩,今天这个迷茫,不喜欢工作,愤世嫉俗的中二青年,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没有爱自己。我们学过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父母、爱孩子,唯独没有学过爱自己。
为什么要爱自己?歌里不是唱道,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爱的人间吗?生活在人间的我不就自然而然雨露均沾了吗?如何爱自己?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貂皮狐裘吗?荷包不鼓,钱包无力呀!那如何爱呢?作者周梵告诉我,爱自己,首先是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现状。怎么可能?我做的不好被批评很正常,不是吗,我不喜欢被批评,我怎么可以接纳?我对现状有一百个不满,我做着不喜欢的事,想做的事情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头捡起来,以后的日子会怎么过,想都不敢想,我怎么能接纳这一切?
别急,书里进一步分析了不接纳自己的深层心理原因,不接纳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的哪些行为是由不爱自己引起的,她用丰富的案例展示了不爱自己的人,即使拥有了很多外在的名声、财富,仍然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仍然会用各种手段来向身边的人索取受,会让自己和别人都很痛苦,我隐约看到了我痛苦执拗的根源,看到了我妈这么多年来把痛苦施加到我身上的根源,原来我们都是没有学会“爱”的人啊!我们都是错误地把期待、控制、牺牲、奉献当作爱,让真正的爱越来越远,拼命地逃避却命中注定又走进了代际轮回的人啊!
我接受了,我敞开心扉接受了这一理念,接着。我又接触了武志红,张德芬等人的书,我看到了自己还有无限可能,我看到了妈妈的局限,放下了对她的要求,我开始爱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学古筝,练习朗诵,学画画、瑜伽,重新开始写作,做一切有趣的,好玩的,让我动心的,对我有吸引力的事情。世界变得有趣了,生动了,工作仍然不好玩,但我可以试着忍受一会儿了,毕竟时间自由,可以让我做自己的事。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思想一变,世界大变样。我期待着拓展更广阔的空间,遇到更多的人,接受更多的影响,遇到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