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已经小范围内放话出去了,要努力原创更新1000天,
主要想靠群众雪亮的眼睛监督一下我。
也想让自己尝试一下坚持和相信的力量。
说实话,我在做这个决定前,
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没认真慎重考虑过可行性的。
首先我开公众号的时候,已经是我工作最耗费时间精力的一个阶段。
不管是对自己能力还是学习要求还是知识体系,甚至是体力都是更高的挑战。我能使用的个人时间变得非常少。
就是传说中的连微信都顾不上看,突发紧急工作还要废寝忘食。
其次,我还给自己罗列了一些其他的to do list。
明日复明日,我已经不想再去像等待戈多一样等待那个“哪天”。
生活也会出乎意料出现不可抗力事件。
最后,越是身心俱疲,越是迷茫怀疑人生,
就越想通过这种方式记录和放松,感受自己还存在着。
那我是打算如何做到的?
最好能给自己一个deadline。比如我每天尽量做到八点更新,如遇特殊情况,也保证最晚在九点前完成更新工作。
这也是工作的时候,时间管理总结出的方法。始终有这个观念,会减少拖延症,提高效率。只要有这个目标在,创造条件无论如何都会做到的。
规定自己用在一篇更新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写作和编辑。
如果只是一个小时,对每个人来说,也不是那么艰难吧。
我一度也觉得别说加班的日子,日常回家没干什么可能就要睡觉了。
但其实规划好,每个小时都能用的高效又到位。
灵感的收集。
有人说我是保持着高考作文的效率在完成日更。
但是这不代表,我一味贪图数量,忽略文章质量。
灵感触发点源自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会随手记下感想。
然后罗列成一个个待写的主题。在通勤的时候,或者等待的几分钟里,甚至是临睡前不断填充构思,并记下关键字。
确定主题的时候,看关键字回忆思路,再整理成一篇文章。
先done再perfect。
一件事,完成大于完整,完整又要优于完美。
这和不断打磨的匠人匠心要区分开,毕竟人家也是先整体再局部的,不是吗?
所以可能,我真的舍弃了一些图片的编辑,版式的编排,读起来可能无法兼顾美观。
我也不是就打算一直这样寒掺的凑合,
我会在每一周里抽出点时间,专门研究一种格式的改进方法。
熟能生巧后,虽然编辑工序多,也能做到又快又美。
请我的几百个死忠粉等等我~~~
信心和出发点要摆正。
我很清楚我在写作方面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很清楚有的时候,我的语言不足以很好的支撑我的观点。
有的时候,想法与思绪也有着年龄和眼界、学识和经验的局限。
每一篇也许都有或多或少的瑕疵,但我坚信,勤能补拙,量变会引起质变的。
但是我真的不羞于将缺点展示出来,也愿意倾听别人的评价与指摘。
因为这代表他们认真看了,思考了,还花时间和我互动了。
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可能就是他愿意为你花费的时间精力了。
干货满满的大白话文,希望对也想记录心情的你们有用。
相信自己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