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没几个粉的僵死公众号,前天竟然收到了一自称“迷弟”粉丝的求更回复,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春节回乡的一些见闻和杂感吧。
- 乡土中国的瓦解
过年的时候,在家翻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面讲到乡土中国以血缘为纽带,现代社会则以规则为纽带。以往一到过年,就得跟着爸妈一家家的亲戚走过去,送年礼拜年,被领着叫各种熟悉的不熟悉的长辈。
近几年,大家都忙着工作,发现好多长辈渐渐的联系少了。有些长辈去世之后,也不再送年礼了。渐渐稀释的血缘关系也没有往常那样的牢靠了。
过年跟堂哥聊起来一个亲戚,我说我记得小时候某奶奶对我可好了,但为什么最近不怎么走动了?堂哥说,以前他们家家境殷实,时常喊大家聚聚。最近几年变化太大, 心态上可能有了些许的变化,不再那么喜欢和亲戚来往了。
某爷爷在乡里是类似先生一样的角色,以前每逢邻里有事,都会请他做账写字,口才也极好。他对自己的文化有着相当的自信,然后最近也碰到了他不能理解的事情。前年某姐姐嫁到苏南某城市,最近听说婆婆家希望儿媳把户口迁过去,这样拆迁可以多分点补贴。爷爷很是生气,说我孙女又不是纯嫁过去的人,要是户口都送了,那不等于白养了宝贝孙女。
- 长不大却无奈有代
《变态心理学》里面说自恋型人格障碍有种表现形式为:我们极度留恋青春,希望自己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回到家,我妈不迭的嗔怪我一直没长大,还像孩子一样。陪侄子玩,堂哥一直对侄子强调,要他说要尊重我,毕竟我也是他长辈,不能如此欺负我。
就当我自豪的以为,我没有因岁月而变得无趣,用亲民的形象消弭了代沟时,我的堂妹给我沉重一击。
正月里,到她家吃饭。她很兴奋的跑过来跟我分享一个二次元段子,我虽然很努力的理解了,但是还是一脸懵逼。她无奈的走开,甩出一句话:诶,跟你有代沟。
- 纠结的妈妈
冬天羽绒服很难洗,一回家就被妈妈批评邋遢。换下来之后她衣服洗干净,骄傲的让我验收,一如我小时候那到奖状回家给她炫耀的神情。
她边洗衣服边批评我低下的生活自理能力,顺带旁敲侧击的暗地里督促我找个女朋友。然而,妈妈又在这之前跟会唠叨的爷爷奶奶约法三章不谈婚嫁,不谈收入,只温亲情。
妈妈她一直跟我说你的事情你来做主。妈妈是按照我理想中的样子一再的变得更加理想,而我却是一再的远离的她的理想中我的状态:在家附近找份简单工作,娶妻生子,安稳度过一生。
记得年少时懒得剃胡须,我说不用了,反正还会长出来。春节时,帮她拔白头发,她说不用了,反正还会长出来。同样的执拗,我少不更事,她看破放下。
-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自从上大学那一年某爷爷去世之后,就没有见到过某奶奶。过年的时候去外婆家,跟外婆打听奶奶近况,她含含糊糊不太清楚,个人感觉略怪异。我说想去某奶奶家看看,外婆也不置可否。
后来得知是那奶奶,因爷爷去世之后一个人生活,难免百无聊赖。后来有一爷爷跟他搭伙过生活。外婆太过于传统,不怎么认同他们这种关系,后来联系也越发的少了。
前段时间跟室友讨论,房价跟养老在中国那个问题更严峻?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之前确实太过于忽略了这样群体面临的问题了。
- 互联网的渗透
妈妈问我为什么她无法跟别人微信聊天。帮她搞定之后,就发现她兴奋的跟小孩一样,凑到信号好的房间,一条条的跟小姐妹聊语音,发大红大紫的微信表情。
姨父对他女婿买的新手机赞不绝口,吃饭的时候她对表姐说,你帮我去淘宝上看看有没有什么漂亮的手机套和贴膜,有的话买一个快递回来。我清楚的记得一年前,也是姨父特别强调买路由器要在店里去买,网上的不靠谱,怕出现问题被坑了。
表姐去年嫁到河北,起初家里人还有些担心,毕竟河北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这次过年,看他时不时的就翻看微信查看信息和照片-------他抱孙子了,刚满月。
- 结语
故乡的样子好像十来年都没怎么变过,但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它内在的一点一滴变化。为她高兴,但又有种渐去渐远的怅然,大概那回不去的才是我的故乡吧。
好怀念那些上房揭瓦,上树掏鸟窝的日子,然而现在楼房爬不上去,鸟窝也没那么好找了。
注:生活大多时候是无趣的,对于我这种无主题式的公众号日常更新着实有些困难。非私密的文章我会分享至朋友圈,可以不必关注。当然您想关注,你问我滋不滋池,我当然是滋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