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应公司的要求,与一个客户的领导进行沟通,需要沟通的事情是,如何解决民工施工费问题。
我们公司承接这个客户的项目,请了一些民工干活,费用已经支付了差不多,而且就应付账款已经与他们进行了决算,有双方签字的结算单,可是他们觉得不满意,到客户单位去闹。客户受不了他们的纠缠,请我们去协商解决,我们前面派人去解释过,不要理睬他们的无理取闹。客户不堪农民工的骚扰,害怕民工去上访说是因为他们拖欠工程款,所以,坚持要我们赶紧去同他们决算,然后付款给民工。由于,我们公司前期同这家客户结算工程款时,因为价格问题产生争议,所以,我们不愿意去结算,现在加上民工纠纷,担心他们借机砍价,更不愿去结算。
我接通这个领导的电话,他先陈述,现在国家非常关注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我们应该要重要,我们都是国企单位,应该要共同协作解决这个问题。 我一听,说得没错,所以频频回应,对的、对的。
他继续,这个项目是你们公司承接的,你们公司不来和我们公司结算,现在民工到我们公司闹,你们不能退缩逃避这件事情,你们要过来和我们结算,赶紧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的合约关系,你们是合同主体,应该过来结算,我们是不能直接把钱付给民工的。他问我,你觉得我说得对吗,我被问住了,他说得是对的,我们双方是合同主体,应该是我们去结算,我只好回应,你说得对。
然后,我顺着他的思路,又把结算有争议的事情说了,表明领导暂时不想结算。他说,你们真是奇怪,有钱给你们,你们还不要,你们不能这么逃避呀!
我被他绕了半天,愣是没有讲到关键点上,还被他说得我们公司非常理亏,有钱不要,导致民工去他们公司闹事。他们是想执行国家政策,积极解决这件事情,我们在逃避在退缩。
后来,我总算找到一个说话的机会,也想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当他说,我们和项目经理正在研究要给你们多少钱,你们也出一点,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时,我告诉他,不是我们不解决问题,也不管你们是否给我们钱,我们会承担责任,属于我们公司的债务,哪怕是先垫钱支付,我们都会承担,不属于我们的债务,我们坚决不承担;至于债权,我们有权利暂时不结算。至于闹事的民工,你们可以明确拒绝他们的无理要求。
那个领导听到我的话以后,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就匆匆挂了电话。
事后反思,自己没有先构建自己的框架思路,用清晰的条理,把我们的处理原则和态度说明白,而是跟着他的思路,被他牵着鼻子,兜了好大一个圈,他甚至一再用政策大棒恐吓我。所幸,后来我反应过来。
其实,真正理亏的是他们,他们害怕被投诉,害怕受到批评,又怕麻烦,不愿意厘清事情的真相,他们只想先糊过春节的关口,所以,他赶紧先把板子打到我们身上,表明自己的清白,借此来给我们施压,让我们赶紧按照他们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我还真掉进他设的框架中,差点走不出来。
就这件事情的思考。与人进行交流沟通时,尤其是处理纠纷之类的沟通,必须要搭建好自己的思维框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和诉求,其次,要准备充分的理由,最后,沟通的技巧也非常重要。注意倾听和理解对方,抓住关键点,注意换位思考的同时,明确表达自己,不让对方产生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