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当初算是看过余华的活着。为什么说算呢?因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看,我只是在一个听书的软件里听完了一整本的书。若要细说的话,也不算。但正是因为这本书是余华所写,当初在图书馆看到时便果断拿走了。
这是我第一次写读书有感,以前总觉得自己喜欢读书,但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也觉得自己每次看完书总感觉空落落的,现在希望自己给自己一个开始。每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电视剧,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首先,拿到这本书时,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翻开书,这本书的结构是我喜欢的,不是长中篇小说类型,而是由一个一个标题组成,标题之间有些有着联系,有些则独立的一篇文章,不会给人以压迫感,读起来较为轻松,目录分为两个童年和生活、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两个童年讲述了作者儿子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其中大多数描述的是作者伴随儿子慢慢成长中点点滴滴的故事。例如作者想要培养儿子听古典音乐,但儿子听到流行乐时,就再也不听古典乐了;儿子对于可乐和酒的区别;儿子的恐惧;儿子的影子;儿子的消费概念以及父亲与儿子之间关系的变化,小部分描述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的情景,很喜欢作者在书中写的一句话。他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我最喜欢的还是生活、阅读和写作这一部分,它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因为是抽时间看,断断续续的。只能借着写有感来温习这一部分,为什么喜欢?因为作者写出了我内心想表达的话,想想也有点可悲,自己想表达的,写都写不出来,或是不知该怎么写,但这就是作家的过人之处吧。其中最喜欢的是作者在谈他的阅读部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者引用了杰克·伦敦的一句话“宁愿去读拜伦或者济慈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一千本文学杂志”。告诉我们不断地去阅读经典作品,也写了川端康成和卡夫卡对于作者写作的影响,也让我第一次认识了卡夫卡,想让我自己去了解川端康成和卡夫卡,去拜读他们的经典作品。作者对于网络与文学也有很深的见解,更是为莫言的《欢乐》平反,要是有误会莫言这部小说的人,真应该看看这篇文章,朱德庸和爱情这篇文章加深了我对爱情的理解。在后半部分的阅读中,其中每一篇文章我都认为写的非常好,都值得一个人在哪一方面有困惑时去钻研,总能找到自己心中想要的答案。
这篇文章可能写的不好,其中也断断续续的,万事开头难。但我真的非常推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