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天中午,行色匆匆。从西安出发,因西汉高速有一段路受阻而暂时无法通行,遂取道连霍高速,从宝鸡绕行至咸阳杨凌,再经过一段缓慢的盘山道,进入银昆高速,最后从十天高速抵达汉中时,天色已近黄昏。
此行已思谋良久,一路奔波,只为扫墓祭拜已辞世多年的父母双亲,感念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养育之恩。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在生者与死者之间,通过一场缅怀与追思的庄重仪式,完成一次阴阳两隔的心灵对晤。
人在旅途。沿途的风景不断变换,车前的细雨雾霭热情地迎上来,路边的青山绿树迅速地退后去。秦岭横亘于大地之上,与淮河一同成为中国地理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逶迤蜿蜒的崇山峻岭,是永远绕不开的客观存在。
人在旅途。一路行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西汉高速通行受阻绕道而行,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回想这劳碌的半生,有多少时间在旅途上奔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只是万丈红尘间的过客。
人在旅途。先前在西安求学,每次往返均要消耗一天一夜的漫漫时光。记得那时候,乘坐火车需要盘桓绕行阳平关;或乘坐大型客车,穿越莽莽苍苍的秦岭。记得那时,南北气候差异悬殊,阴晴风雨,总感觉飘忽不定。
人在旅途。周遭环境复杂多样,人间冷暖瞬息万变,走着走着就下起毛毛细雨来,转眼之间,天又放晴。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人在旅途。若从一路上潜藏的各种隐患而言,真可谓出生入死。记得《老子·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
人在旅途。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全过程,遵道贵德。道德作为一切价值之根本,不可以不重视。能奉自然之道,得生者大概占人群总数十分之三。受制于外在原因,不得生者大概占人群总数十分之三。
本来可以得生,自己妄为导致自寻死路的,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为了活的更好而妄为导致的。人在旅途,要学会遵循自然之道,理性面对未来的一切。人生本是一场旅行,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人在旅途,要懂得持守之道。善于持守生命的人,登山不用回避猛兽,入军营不用装备武器。犀牛于其身无处用角,老虎于其身无处用爪,战争于其身无处用兵器。为何会这样?因为善于持守生命的人不会自陷于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