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关系呢?累了就去有风的地方,也许就治愈了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涉及到很多我感兴趣的职业和人物。

比如职业作家大麦,甜品师娜娜,还有痴迷饮茶的马爷。

写作、烘焙、茶艺,或多或少都与艺术有关。

当然,将云南当做诗和远方的人,多少都有点文艺。

文艺的人未必适应焦虑浮躁,功利物质的时代。

文艺的人大多感性,追求精神的共鸣和富足。

而现实的人,追求物质世界的金钱和地位。

不同的三观,不同的选择。


当两种价值观对立时,感性的人容易落败,更容易远走他乡。

有时候远离是一种逃避。

即使来到了梦幻般的彩云之南,浮世喧嚣依然避免不了。

大麦是个职业作家,她坚持了几年的小说创作。

随着写作技巧的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粉丝。

但小说类型偏悬疑,较为冷门。

作品不是特别畅销,自然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她在坚持与放弃间犹疑徘徊。


胡有鱼写不出歌,大麦写不出稿。

马爷在继续创业和摆烂躺平之间反复横跳。

夏夏学习木雕,苦于技术不精,收入微薄。

红豆思念逝去的密友,谢之遥希望实现乡村振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

闯过了是花路,闯不过是迷路。

选择留下,选择疗愈,是因为身上本来就有伤。


无论是梦想还是理想,

即便是矢志不渝的爱好,

依然有被辜负的瞬间,

依然有被否定的失败。

热爱写作的大麦,会遇到不喜欢作品的读者,

当编剧的笋子,会遇到不认可创意的客户,

即便自由的写作行业,依然不是乌托邦,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可以拿着你熬着几个大夜写出来的作品,品头论足。


普通人也不像小说作品演绎的那样,拥有无所畏惧的勇气。

连久经沙场的马爷也做不到。

马爷的再次创业,不像一开始那样踌躇满志。

他对项目的选择非常慎重,反复挑选,反复征求谢之遥的意见。

终于,茶饮项目得到了谢之遥的认可,

此时的他,调研产品的同时,

考虑更多的是,创业失败会不会让父母担心。


踌躇的时候,马爷选择倾听阿桂婶的意见。

长辈总是会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为什么不继续创业,难道要半途而废?

为什么不继续创业,难道整日打坐不会让父母担心孩子出家?

一家人,凡事应该有商有量,孩子应该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

很多事情什么都不说,反而让人更担心。

迷茫时,可以听听别人的建议,或许会有另一种领悟。


人生没有什么必然。

创业不是必须的,结婚不是必须的,稳定也不是必须的。

但每一种选择,都得承担后果。

好与坏也不急于一时,将眼光放长远一点,

此时不如意的事情,发展到后来,未必不会好转。

就像一开始瞧不起的技艺,

多年后,可能变成了非遗文化。

谁知道呢?

保护好初心,尽量多学一点,多做一点,

也许依然过得不怎么样,至少心是安定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